龙泉驿新闻:30年苦心收集千件藏品留住乡土记忆

发布时间:2017-11-27 18:01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30年苦心收集千件藏品留住乡土记忆由成都新闻网采编:...
发布日期: 2017-11-27  作者:  来源:  

    近800平米的面积,收藏有超过1000件的老物件,前后寻访收集时间跨越30年——这是柏合镇一座农家“乡愁博物馆”的“身世”。
    因为喜欢“老东西”,想把本乡本土的记忆留下来,让文化代代传承下去,柏合人刘家荣苦心收集,从一个个农户家中、拆迁现场,搬回了一件件旧时乡村生产生活用具和民俗物品,在自家小院中办起了一个民间博物馆。
    那些被普通人视为“弃物”的物件,却被他视为珍宝。“这些东西对老人来说是一种记忆,对年轻人来说是一种教育,我想用这个博物馆,留住一份本土的乡愁。”刘家荣说。
    “博物馆”藏品丰富记录民俗历史和文化
    这座民间博物馆位于柏合镇桂花村,从外表上看,这只是一处再普通不过的农家小院,三层小楼,一块院坝,朱漆铁门,只有门上悬挂的“乡愁博物馆”几个字显示出它的与众不同。
    步入院中,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宽阔的院坝内,拥挤地排列着一件件大小物品,从风车、钉耙、锄头、石磨等农用工具,到粮票、印章、门牌、书信等富有时代特征的生活用品,再到雕花的木床、衣柜、门梁等民俗旧物,内容涵盖了旧时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东西,在过去农村地区很常见,但现在已逐渐消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进入小楼,则有更多发现:从一楼到三楼,几个房间改造而成的展览室内,用颇为精致的展架、展台、展板,构建起规范的陈列空间,加上主人用心布置的灯光照射,让人恍若置身真实的历史博物馆中。室内展览物品中,不仅有珍贵的民俗物品和资料,也有为数不少的陶器、瓷器、铁器等历代文物。主人刘家荣介绍,这些都是馆中精品,其中历史最悠久的,可以追溯到汉朝。
    在这个民间博物馆中走走看看,颇有一些时空穿越之感,从古代到现代,从民俗、历史到文化,“每一件东西都有故事。”让刘家荣自豪的是,他收集有区境内数量最多的风车,有不少现在十分罕见的生活用具,“虽然不值钱,但都是过去时代的见证,很有意义。”
    一家两代人接力收集足迹踏遍龙泉驿
    用一己之力,办起这样一个规模不小的博物馆,65岁的刘家荣和他的家人花了大量时间和金钱,更费了不少心血。“我从年轻时就喜欢收集东西,特别是老物件,看到它们就像在回顾历史。”他说。
    刘家荣是土生土长的柏合人,这个博物馆,就是在自己柏合农村老家的房屋中办起来的。他回忆说,从有意识地开始收集东西,到现在已有30余年。特别是近十年来,一家人搬离了农村,到城市居住,更是常常回忆起乡村生活场景。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很多农村的“记忆”正在消失,他想用自己的努力,为乡村记忆留下一些凭证。除了自己多年来亲力亲为,这几年,儿子也在他的带动下加入进来。
    他们的收集,立足于本乡本土,大部分民俗物品都是在龙泉驿特别是柏合镇境内收集到的,也有一部分是在成都周边区县寻访而来。工作之余,他和家人的足迹踏遍龙泉驿乡村,既到农户家中寻访、购买老物件,也在不少拆迁现场“抢救”旧物。大到清朝时的房屋建筑构件,小到一张几十年前的证书,这些别人眼中不值钱的东西,他只要发现了其中价值,都会想办法买回来。有一次,周边村拆迁,他为了一块不再使用的合作社挂牌,先后跑了五趟,软磨硬泡下才如愿以偿,用50块钱买了下来。
    别人笑他是痴人,但他有自己的道理。“有些东西似乎随处可见,但这件东西本身是龙泉驿的、柏合镇的,是见证过我们本地历史,我不把他买下来,也许以后就见不到了。”刘家荣说。
    成型后将免费开放为更多人留住乡愁
    收藏的过程,何曾不是一次寻访历史的过程?刘家荣至今还记得,几年前的一天,他利用周末在双流一个村里转悠,偶然遇到一户家中留有清代地契的农家,这是一个过去的地主家庭。几经沟通,那户人家拿出了一个木质小盒,里面存放有家中留下的从清末到民国的地契、建国后的土地使用证明,刘家荣如获至宝,立即掏钱买下了这一盒别人不要的“废纸”,“这十多张与土地有关的契约和证明,难道不是一部家族的历史吗?从这些有限的文字里,我们可以阅读和想象一个家族的故事。”
    刘家荣认为,不管是农耕用具、民俗藏品还是古玩文物,它们身上都有文化的属性。文化要延续,就需要这些载体。“我们常常都在说乡愁,但很多人现在对乡愁并没有深刻的体会,也许多年以后,他们才能有真切的感受。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就是为他们留住乡愁。今后,大量的人可以到这里来参观,了解以前人们的生活方式,回忆过去的生活场景。”
    如今,博物馆里的收藏已经足够丰富,且仍在不断丰富,刘家荣正在努力的是,如何系统地整理收藏品,并将博物馆精心打造出来,免费向社会开放,让更多人从中有所收获。他也告诉记者,这不仅是一个人的事业,希望有更多人参与进来,把龙泉驿人的记忆留住,把龙泉驿的乡愁收藏。

 『查看评论』 

30年苦心收集千件藏品留住乡土记忆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