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驿新闻:龙泉驿“古驿十二景”面向全国征集官方故事、官方传说、诗词、楹联、辞赋 古驿十二景 景景有颜值

发布时间:2017-12-01 11:03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龙泉驿“古驿十二景”面向全国征集官方故事、官方传说、诗词、楹联、辞赋 古驿十二景 景景有颜值由成都新闻网采编:...
发布日期: 2017-12-01  作者:  起源:  

    龙泉驿有着悠久的历史,汉置邮亭,唐设驿传,元代为站赤,明朝叫驿站,始称“龙泉驿”。2017年,成都市提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城市发展“十字方针”,龙泉驿融入“中优”,又担当“东进”排头兵。成都城市格局将由原来的“两山夹一城”转变为“一山连两翼”,着重打造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龙泉山将由原来的生态屏障转变为城市绿心。
    登高望远,一览龙泉山脉全貌,俯看群山诗情画意,观赏龙泉湖波光粼粼……为配合成都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树立,龙泉驿区传承巴蜀文化,深度发掘天府文明、东大路和古驿文明,布局树立12个主题园,即“古驿12景”,分别为:回龙湾、宝仓湾、送金桥、望锦亭、古恒后营、铁血柳沟、魁星阁、茶马客栈、雪庐诗屋、凤仪书院、待鹤亭及盘龙飞天。力求借“古驿12景”实施茶店、山泉、柏合、洛带等古驿名镇降职工程,在天府绿道树立中厚植独具龙泉驿特征的古驿文明,降职天府绿道人文环境的“颜值”,厚重文明的“肉体情质”和产业发展的“健壮体格”。为配合“古驿12景”的打造,发掘和传承古驿文明,特举行此次“古驿十二景”官方故事、官方传说、诗词、楹联、辞赋征文流动,面向全国宽广作者征集优良稿件。
    一、流动举行单位
    主办:区委宣传部、区文联、区旧事中心协办:区作协
    二、征稿范围和要求
    以“古驿12景”的官方故事、名人轶事、历史传说为素材创作作品。
    作品体裁为官方故事、官方传说、诗词、楹联、辞赋。创作必须与“古驿12景”相联合。每位参赛者来稿篇数限2篇(首),附集体100字以内简介、联络模式,每篇稿件字数控制在800字内,诗词20行以内。欢迎有肯定写作程度的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三、投稿留意事项
    1、来稿要求原创,不曾发表过,稿件原创性、合法性等由作者负齐全责任。
    2、严禁剽窃、抄袭,文稿责任自傲,剽窃行为一经发现取消参评资历,并在网上通报批判。
    3、来稿以电子邮件发送为主,勿反复投稿。
    4、一切获奖作品视为同时授权,主办方领有选编权、出版权、翻译权,奖金已蕴含稿酬。
    5、作品择优呈现于“古驿12景”中,适当时分结集出版,面向市场公开发行。《龙泉开发》也将辟专栏发表优良作品。
    四、征稿工夫及投稿邮箱
    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征稿。
    其中,写“魁星阁”、“盘龙飞天”两景区的作品,截稿工夫为2018年1月1日。
    一致投稿电子邮箱:282542753@qq.com
    文章格式:题目、作者姓名、正文、联络模式、作者简介、引用材料起源,内容粘贴于邮件正文,附件也须附上作品word文档和相干照片。
    五、评委组成
    组织相干专家、评论家、作家、编辑组成评审委员会。
    六、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奖金3000元
二等奖:2名,奖金各2000元三等奖:5名,奖金各800元优良奖:12名,奖金各500元联络电话:028-84864318
    龙泉驿“古驿十二景”征文评比办公室
    2017年11月30日
     古驿十二景历史
     一、宝仓湾(实为宝厂湾)
    茶店镇著名的石厂宝厂湾,因石质好、储量多而得名。起初这里发掘炭洞,开采出煤炭资源,见证了山区居民深山寻宝的奢侈欲望。
    通常新开石厂,首先要找山区高石岩处,判别石材总量并预计地平面上总量,认准石质、采石工作场地位及运输能否便利等诸多要素。其次,是买地,选定黄道吉日,祭神祈福“揭盖山”,挖去笼罩山石的林木泥土,再用钢锲、钢钻、铁锥,,削去表层不成型的废石,显露直立的石岩。采伐前先在石壁上按石材规格用钢钎划出竖线与横线,线成一致方格,竖横线上钻出成排石穴,穴中加上钢锲,从上而下,石工轮番替换,挥舞三四十斤大锤,锰击钢锲,每锤大吼一声“嘿”,如此始终,石壁依线纹爆裂,用钢钎撬动滚下。其他石工立即将慷慨石划线开穴、锤打,钻凿,分成初合规格的条石与片石,分别抬放到石场空平处堆叠堆放成山。
   二、回龙湾
    在茶店镇西南,从龙泉湖下游南侧一列的山脊走势如龙回首,当地人称之为回龙湾。宿愿真龙能留恋此地,多给本地带来不祥。    
    三、送金桥
    相传明朝期间,由古渝州(重庆)来的客商,到成都做生意,翻龙泉山时觉得过溪沟行走不便,想起“隔山容易隔水难”的谚语来感叹行路之难。于是许诺生意胜利就来此修桥铺路。后果起初果然发了财,便留下一砣金子,修了这座桥,被称为“送金桥”。这是驿道下行路之客留下的感人故事之一,修桥铺路之风也由此在本地流行。
    四、望锦亭
    在金轮寺巷支沟上,原来一座望锦桥,于雍正八年(1730年)重修,为单跨石横桥,这是从龙泉山下山即将进入坝区的最后一座桥,取意为过了桥就能望见锦城成都了。而在龙泉山山顶,大路在山区要通过两个重要的场镇,分别是山泉铺和茶店子。山泉铺处于山顶西侧,是东大路必经之地,为成都东大路上的自然门户,张飞营扼守其要冲,过了山泉铺就象征着即将到达或告别成都。一些商旅和下力的人会抉择在此住宿,民国期间的苏启元往西翻龙泉山后,为抒发当时那种矗立山顶、西望成都的感情,写了一首诗:
    山泉铺诗
西往日日上烟鬟,夹路秋林叶渐斑。立马万峰顶上望,青苍无边好江山。前人觉得此诗十分有文采,遂在高处建亭来纪念。
    五、古桓侯营
    三国时分,曹操率领八十万人马到四川来打刘备,刘备的队伍少,不断战胜仗。刘备退到成都,曹操又来攻城,刘备只好率领人马退到龙泉山上,他对张飞说:“三弟,你带些人马在山上扎营,把曹军挡住,我带其别人退到简州等你。”
    张飞得令当前,就在山泉铺旁边的一个山顶上扎下营盘,他见身边的人马少,刀剑也少,心想咋个能抵挡曹操呢?冥思苦想,忽然,看见山上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石头,便叫兵士把石头捡在一堆砌好。
    刚刚弄好,曹操的人马就冲下去了。张飞叫兵士往山下甩石头,兵士一听,便“乒乒乓乓”地朝底下甩,这下把曹操的兵士打疼了,有脑壳打烂的,脚杆打断的,打出血的,打伤打残的,死的死逃的逃。曹操气得不得了,下命令固守,然而,张飞在山上,石头又遍地都是,咋个攻得下去嘛,不断攻了七天七夜,曹操没得办法,只好带兵退走了。
    从此,张飞就驻扎在这个山顶上。起初,当地人为了纪念张飞,就把这个山头取名叫“张飞营”。
    六、金戈柳沟
    成都出东门经大面铺、龙泉驿、山泉铺的东大路支线作为官道,严厉依照60里一驿设置驿站、10里一铺设置急递铺。这一带在20世纪初叶四川政局未稳时烽火始终,有决议意义的一仗是刘伯承指挥的柳沟战斗。
    那场大战发生在民国12年(1923)。交兵对手的一方是呼应孙中山号召,征伐北洋军阀的熊克武部属川军赖心辉第一军和刘伯承第二混成旅;另一方是北洋军阀属部于学忠带领的第18混成旅和团结北洋军的杨森属部杨天骅旅。5月28日,赖心辉部不敌,从石盘铺退至茶店子至山泉铺一带,并要求退守成都。熊克武不准,赖复电“要守住龙泉驿,非刘伯承的第二混成旅来不可。他不来,咱们必败”。刘伯承时任东路讨贼军第1路指挥官,奉命驰援,在山泉铺与赖会合。刘伯承在观察地形后,将战线往下推到半山腰,在柳沟铺的青坪设立指挥所,布重兵于柳沟铺左近,深夜击退杨森部。次日清晨末尾,又先后五次击溃于学忠部的冲锋。受此鼓舞,赖部从侧面防御,刘部顺势反攻,一举击溃敌军。战役后果,杨天骅毙命,其部溃散,于学忠部被歼,史称“柳沟铺战斗”或“龙泉山大捷”。
    七、魁星阁
    魁星相传是主持文运的,对于保持“耕读传家”家风的东山人,十分器重魁星崇拜,通常在场镇西端场口建“魁星阁”。在科举考试中,取得高第即称作“魁”,就是出于“魁”“馗”与“奎”的同音,并有“首”之意的缘故。科举考试中,进士第一称号状元,也称作“魁甲”;乡试中,举人第一称号解元,也称作“魁解”,均有“第一”之涵义。魁星是北斗七星中成斗形的四颗星。
    对中央而言,魁星就像是指点人们读书的灯塔,要修得高而美。龙泉驿的魁星楼就是这样,指引着龙泉驿出了不少的人才。
    八、茶马茶栈
    支撑成都东门第一栈的根底是运营百年的“十大栈房”。以十大栈房为代表的泛滥栈房旅馆沿着街道从场口不断发展到了五里班,详细名字有:义全店、狮子店、洪胜店、永胜店、云胜店、维新店、长顺店、半铜村、寄脚舍、鸡毛店。前四家店运营门类完全,蕴含了旅馆、饭馆、茶馆,故又称为“三馆”。其他均以栈房为主,统筹餐食,称有“二馆”,一馆则只提供住宿,由主人自行生火做饭,俗语里“茶店的堰塘关不满,白天夜晚有人担”,就是说晚上住宿的主人挑水做饭的场景。
    栈房通常用长方形灯笼作店招,灯笼写上“某某寄宿舍”的字样。门上和墙上店招多写上“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宾至如归;衣物自管,丢失不赔;生意兴旺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等字样。栈房楼上住上宾,楼下多住挑夫、轿夫等下力人。
    九、雪庐诗屋
    吴雪琴少时学习勤劳,常闭户读书。20岁时,石经寺左近的有钱人罗英贤看中了吴雪琴的才学,遂将长女许配给他,并请他做本人两个儿子的“西席”(家庭老师)。1896年8月,25岁的吴雪琴终于如愿考中秀才。
    清朝末年奋发图强的洋务静止中,一批志士仁人相继提出“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科学救国”等主张。吴雪琴就凭本人的才华和报国的热诚,在洋务静止选派留先生的浪潮中,成为坚决的实施者之一。
    民国元年(1912年)春,吴雪琴分开简州到成都。7月任暂时省议会会员,此后,他先后负责省立第一中学、国立成都高等师范等学校学监,并举家迁往石经寺村,常在家中开笔会,以文会友,与成都文明名人相聚,吟诗作赋,享尽乡趣。吴雪琴纂修了《吴氏族谱》1册,删订《雪庐诗草》2卷。“雪庐株狩避尘喧,敢谓公园是乐园”等七律绝句就是其切实生存写照。
    十、凤仪书院
    龙泉的“凤仪书院”前身是“凤山书院”,建于乾隆年间,嘉庆二年(1797年)简州牧胡廷璠在镇东金轮寺侧拨金重修书院,定名“凤仪”,划拨田产50亩。同时,州牧胡廷璠又在洛带观音堂创建“三乐书屋”,赐地约50亩,清同治元年(1862年),有当地义士倡举扩建,更名为“凤梧书院”,使龙泉、洛带两所国立私学名字谐和。
    十一、待鹤亭
    待鹤亭原有“望锦”这个原来的名字,不过因与这座祠不是很婚配,被改称为“待鹤”,取意现代的仙人。如汉代辽东人丁令威学道于灵虚山,后成仙化鹤归来,落城门华表柱上;苏耽仙去三百年后,化着一只白鹤回来停在郡城西南楼上。这里也传说大殿柏树林中,也曾有白鹤来过,怎样知道那不是朱老神仙,只是人们没有认进去。
    十二、盘龙飞天
    龙泉驿官方有句俗语叫“盘龙石赵云保阿斗,张飞扎寨对门边”。说的就是山泉铺往东的古驿道旁有一块渺小而神奇的石头。它外表平坦润滑,很有灵气。相传龙泉山是孕育龙的神山,但龙的前身是蛇,蛇通过修炼,道行添加的同时身躯也始终增大。到了肯定的时分,大蛇就要离收盘龙石,假设蛇身能把盘龙石占满,就是化身为龙,而飞入地空。这与“鲤鱼跃龙门”的概念差不多,是号召人们潜心修行,志存高远的美好欲望。

 『查看评论』 

龙泉驿“古驿十二景”面向全国征集官方故事、官方传说、诗词、楹联、辞赋 古驿十二景 景景有颜值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