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大学毕业后安家在上海的猫叔,还是个生活上粗糙凑合的愣头青。某天,他从花鸟市场带回一只巴掌大小的白猫,小家伙乖乖巧巧怯生生地叫着,不知道怎么欢喜的猫叔,手足无措来给小猫洗澡,结果因为没吹干毛发而感冒的猫咪,在宠物医院没呆多久就离开了。
“那之后很久都不敢养小动物。”猫叔一直记得那种几乎将自己淹没的内疚,“如果不是因为我,它不会那么早就死。”
小猫离开后,猫叔进入网络救助论坛,在那里,茫然的他遇到一帮动物保护者,并加入其中。直到现在,猫叔都说不清,彼时是他帮助了那些流浪在城市中的小动物,还是那样充实的生活,将他拔出了独在异乡的孤独
但毫无疑问,那是一段炽热的岁月。聚集起来的动物保护者,有城市白领,也有外籍友人,还有公务员、教师、服务员……这样志同道合的一帮人,在十几年前的上海,聚焦到城市流浪动物,并为这些动物提供救助。
那时候,偷猫贩子会放出价格,五块钱、十块钱一只收猫,再将这些猫运送到南方的餐馆,成为一道名为“龙虎斗”的菜。得知消息后,猫叔和志愿者们在高速路口直接拦住车,剑拔弩张地和小贩对峙。
“让他出示检疫证明,还有说出猫的来源。”猫叔从不害怕,他们一般会等到警察到来,然后将猫带走,再连夜分组分别将猫野放在上海各个区域。
猫叔记得,这样的运猫车里,一个小纸箱说不定就塞了20多只猫,“我们那时候还会专门选条件好点的小区放生。”
如今,回过头想想,猫叔觉得这样的做法无法从根源解决问题,往往在他们放归后,偷猫贩会再将猫偷走,而且,这样的帮助,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流浪猫狗的问题,“十几年前,就是满腔的热情去做,根本没有想那么多。”
德牧郎郎是一只已经12岁的老狗狗。
狗狗money与主人温暖相对。
领养已有年
2012年,猫叔由沪回蓉发展。彼时,他家里已经有十只猫两条狗,“感觉载着一厢祖宗回来了”
作为动物保护志愿者,猫叔觉得自己最大程度地接触到了社会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