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学家莎莉·路易斯在《唤醒孩子的才华》中写道:有人研究哪些因素促使孩子在学习能力测试上得高分。智商、社会条件、经济地位都不及一个更微妙的因素重要,那就是,得高分的所有孩子都经常与父母一起吃晚饭。
小鱼没有辜负爱与美食,3岁的她已经是幼儿园老师眼里最特别的一个孩子,“她对事物的感知力特别强,触觉、味觉、嗅觉都非常敏感。”
小鱼爱吃蛋包饭,这是爸爸、妈妈和奶奶擅长做的,但她每次都能一口准确吃出妈妈的手艺。“女儿觉得我做的东西是世界上最好吃的。她可以在幼儿园活动的时候,从大家一起包的饺子里面,吃出哪个是我做的,她知道妈妈的味道。”这时的葉子,脸上洋溢着浓烈的幸福。
小鱼吃过的早点超过一千种。
食物的味道来自我们内心的爱魔力召唤
开店安放对美食的热爱
在葉子家里,厨房里有炊烟很重要,吃饭时的全家参与也很重要。
“从小鱼出生起,餐桌前就有她的位置,哪怕只是躺在婴儿车里。”文烽说,现在小鱼对就餐座位有她的坚持,“妈妈的位置,爸爸的位置,她的位置,她会坚持每顿饭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不能随意换动。”
对食物的倾注越多,对食材的关注越较劲,葉子不仅想用食物传递家和爱的讯息,也想用食物供给家人健康,“尤其是女儿,我特别想给她最健康的食物。”于是,葉子计划去全国各地,寻找原生态食材。
分享食物的习惯已经把这个三口之家牢牢拴在一起,四处甄选食材时,文烽和小鱼不离葉子左右。“第一次到大西北的时候,小鱼只有7个月大。”文烽记得,那是一次犹豫许久后拿的决定,“大部分时间我们会在车上,考虑过她是不是太小了,也考虑过当地的气候等,也是有担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