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成都商报记者来到高新区艾仕体能健身工作室。2014年,其作为成都首家健身工作室进入成都市场,总经理蒋泽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14年成都市场上的健身工作室还处于“原始状态”,经过一年的发展,2015年健身工作室逐渐增多,2016年发展最快。据业内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成都市场上约有200多家健身工作室成立。
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约90%的健身工作室负责人都是以前大型健身房的教练,他们在有固定的会员后,选择自立门户开设小型健身工作室。
分布在小区及写字楼附近
以服务年轻消费群体为主
工作时间不固定的吴小姐曾在连锁健身房办了年卡,由于健身房距离远以及锻炼时间不固定,“健身打卡”频率低不说,自身问题也得不到解决。现在,单位附近的小型健身工作室解决了她健身难的问题。目前,她随时可根据时间安排预约私教,同时还能错开健身房人流高峰,健身私密性也得到一定的保障。
记者通过网络平台搜索发现,健身工作室主要分布在小区及写字楼附近,具有“服务更精准”、“健身更私密”、“体积小”等特点。正义健身联盟负责人告诉记者,健身工作室以服务00后、90后等年轻消费群体为主,目的就是为年轻健身者提供更自由的健身时间及空间,因此其主要分布在社区或者写字楼附近,健身工作室平均面积在400平方米左右,覆盖周边两三公里的健身人群。
曾经在连锁健身房工作的蒋教练目前是mix健身工作室负责人,于去年离开连锁健身房并开设了健身工作室。他告诉记者,现在年轻的上班族时间都不固定,繁忙工作之余能用在健身方面的精力有限,就近开设健身工作室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便利。
提供精准化多样化服务
已成健身行业的发展趋势
我区以技能龙泉品牌建设为重点的人才建设取得新成绩:日前,2018年度成都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单和首席技师制度企业名单出炉,来自成都经开区的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谭里民维修电工首席技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