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12日,成都市政府公布了《成都市节能减排降碳综合工作方案(2017—2020年)》,成都将采取48项举措推进节能减排降碳,到2020年,全市清洁能源在全市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57.4%以上,非化石类能源消费比重提升到30.3%以上。
《方案》提出,到2020年,成都要力争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460万吨标准煤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15年下降14%,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碳排放较2015年下降20.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分别降低25%、19%;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较2015年分别下降30%、36.54%、40.2%、12.39%,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削减量达到2.55万吨以上。
如何达到上述目标?成都明确,将从调整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提升重点领域能效水平、强化主要污染物减排等11个方面采取48条举措来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将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五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五大优势产业,积极发展人工智能、精准医疗、虚拟现实、传感控制、增材制造等未来产业,同时,严控高耗能、禁止高污染行业增长,深入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
在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方面,将推动传统能源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低碳利用,强力实施电能替代,推进商业、旅游业无煤化。扩大天然气应用范围,合理发展分布式能源。探索可再生能源利用,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到2020年,全市清洁能源在全市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57.4%以上,非化石类能源消费比重提升到30.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