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腾退后怎么利用?“绝不会大门紧锁,将百分之百实现对社会开放。”孙劲松表示。以沈家本故居为例,沈家本是清末新法家的代表人物,其故居修缮后西城区政府委托法律出版社和中华司法研究会进行管理,明年将作为“中华法制名人堂”向公众开放,目前故居内的布展工作正在进行。
和沈家本故居一样,其它40多处直管公房文物实现腾退后,都要实现活化利用。“但也不是什么项目都能引进来。”孙劲松表示,针对文物腾退后的利用,西城区确定了“三定”原则,即先定使用方向,再定管理使用单位,最后定管理使用规则。其中,使用方向和管理使用单位的确定,均要进行专家论证,确保能延续历史文化渊源、最大化发挥文化传播的社会效应。在管理使用规则上,要确保文物三分之二的面积向公众开放,开放时间和频率也要有保证。
按此计划,到2020年,杨椒山祠等西城区47处直管公房类文物(其中包括28处会馆和名人故居),将作为历史文化的传播载体敞开大门,向公众诉说北京的老故事和正在发生的新故事。(记者 王海燕 通讯员刘辰)
关键字: 腾退 文物管理 直管公房 十三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