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驿新闻:成都产业从“形聚”走向“神聚” 新经济时代的动能之变(2)

发布时间:2017-12-29 08:43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成都产业从“形聚”走向“神聚” 新经济时代的动能之变(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上,成都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产业生态圈的问题。在成都看来,产业生态圈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物流和配套...

  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上,成都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产业生态圈的问题。在成都看来,产业生态圈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物流和配套企业、服务功能等要素有机排列组合,通过产业链自身配套、生产线服务配套、生活性服务配套及基础设施配套,形成产业自行调节、资源有效聚集、科技人才交互、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成长的多维生态系统。

  推动产业从“形聚”走向“神聚”, 成都拿出具体举措:促进传统产业园区向共生型产业生态圈升级,依托66个产业园区(集聚区),加快建设以产业新城、特色镇和特色街区为主要形态的产业功能区,合理确定产业功能区建设规模,疏解非主导产业的企业,实施工业用地减量提质计划,高效利用存量产业用地,整理更新集体产业用地。

  聚焦“六大形态” 构建特色新经济产业体系

  2017,成都迈入新经济时代。

  11月9日,成都市召开新经济发展大会,明确了通往新经济未来的基本路径,更明确了成都新经济重点发展的领域是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等“六大新经济形态”。

  很快,“成都是最适宜新经济成长的城市”成为众多经济学家、企业家的共识。培育新经济,成都有基础。自英特尔落户开始,成都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主的新经济便持续发力。当前,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已成长为涵盖世界500强及跨国公司、国内知名企业和本地众多成长型企业在内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数据显示,成都拥有科技企业24396家、各类研发机构965家、潜在独角兽企业31家。2016年,成都新经济产业增幅超10%,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

  不久前,中国新经济指数的子指数“中国服务消费升级指数”发布,成都超过上海、北京等城市,位列第一。

  成都还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新经济发展委员会,并成立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发布产业新政50条

  2017,成都经济有了新动能。

成都产业从“形聚”走向“神聚” 新经济时代的动能之变(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