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联系到“最魔幻宿舍”的入住学生刘清(化名)。18岁的刘清告诉北青报记者,他和其他3名室友一起,花费4个月时间改造了这间宿舍。他称,自己没有寄宿在学校的经历,“一来到学校,感觉宿舍就是我的新家,不能枯燥单调,应该有自己的风格,就萌生了改造(宿舍)的想法。”但他坦承,“对于改造的安全性,特别是用电安全当面,的确欠考虑。”
探访
宿舍内装饰品挡住烟雾报警器
12月28日,刘清带着北青报记者来到中国传媒大学生活区,走进他们改造后的宿舍。宿舍位于6层,北青报记者进去时,刘清的两位室友正坐在自己的吊椅上打游戏。与其他的宿舍不同,这间宿舍的墙壁上贴满了壁纸,天花板上布满了一串串LED小灯泡。四人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们从来不开宿舍原来配置的日光灯,都是用LED灯照明。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这些小灯上面,罩着一层紫红色纱幔。
刘清告诉北青报记者,改造宿舍的材料都是从网上买的,“陆陆续续买了2000多元的材料,光一块地毯就花了500元。”但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此前铺在宿舍内的地毯目前已被清除。除此之外,对比之前网上热传的图片可以看出,原本悬挂在屋顶麻绳上的几顶灯笼和宿舍门口的牌匾也已被拆除。
北青报记者现场观察发现,尽管已经拆除部分装饰品,但屋顶上布满的纱幔,仍旧挡住了房屋正中间的烟雾报警器。
进展
校方责令学生下月初消除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