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推进生态文明文化发展,塑造绿色文化 本报资料图片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思想、新理念,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和部署下,市文广新局始终坚持“生态”“绿色”“文明”的文化发展理念,深入落实推进生态文明文化发展,激发绿色动力、塑造绿色文化、增添绿色优势,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作出“绿色”新实践、新作为。
总体工作
提升生态文明意识
打造彰显成都魅力的绿色天府文化品牌
天府文化是彰显成都魅力的一面旗帜。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局深度融合绿色生态文化和古蜀文化、三国文化、客家文化、熊猫文化、饮食文化等成都本土文化,把绿色节约文化、环境保护道德纳入社会公序良俗,不断加大对绿色主题戏剧的创作力度。该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市属文艺院团围绕生态建设,创作出现代科幻儿童剧《红地球·蓝地球》、科幻木偶剧《我的朋友是外星人》、大型原创交响音乐会《乡音乡情》等作品10余部(个)。
“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必须调动各方面力量自觉关注环保、主动投身环保,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该负责人介绍说,2017年,市文广新局结合“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建设,统筹建设以公共文化服务为主,集思想宣传、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便民服务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同时,该局扩大成都作为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城市的优势,集成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资源和管理服务需求,采取公开招标采购,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建立管理集约化、服务连锁式的新机制新模式。我市还以设施标准化、功能综合化、布局网格化、服务便利化为目标,有序规划建设体现国家中心城市风采的城市音乐厅、音乐公园、自然博物馆、当代艺术馆、大剧院、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大型文化设施,提升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文化设施。
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实施天府文化创新创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