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扩大的同时,新能源利用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17万亿千瓦时,约占规模以上全部发电量的25%,其中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6%、70%和25%。
此外,新能源产业发展质量不断进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表示,受益于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光伏生产设备在泛半导体领域国产化程度相对较高,目前我国已基本实现光伏生产装备国产化。同时,对发展光伏产业,国内政策环境日渐完善,光伏应用获得创新。
在此带动下,新能源发电成本不断下降。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风电和光伏发电建设成本同比分别下降20%和60%。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朱明透露,一类资源区风电价格已从每千瓦时0.51元下降到0.47元,在解决限电后局部地区已具备平价上网的条件。
弃风弃光率同比下降
大规模消纳新能源是世界性难题,与国外相比,我国资源禀赋、能源结构、市场条件等有很大不同,新能源消纳问题更为突出。不过,随着一系列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政策出台和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友好并网的技术被攻克,新能源消纳难题得到明显缓解。努尔·白克力表示,预计2017年全国弃风率、弃光率同比分别下降6.7和3.8个百分点。
“弃风弃光是可再生能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涉及能源结构调整、能源优化布局、电力调度运行、电力体制改革和市场化建设,以及绿色能源发展的落实等诸多方面。”朱明表示,国家能源局将解决该问题作为能源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会同相关地区能源主管部门、电网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弃风弃光问题得到了明显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