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驿新闻:青白江三星村出土先秦墓葬 三星堆起源若隐若现(2)

发布时间:2018-01-06 12:09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青白江三星村出土先秦墓葬 三星堆起源若隐若现(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据考古现场领队杨占风副研究员介绍,虽然和新津宝墩古城等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相比,这里的规模并不算大,但出土物主要为宝墩文化四期(距今约3800年...

  据考古现场领队杨占风副研究员介绍,虽然和新津宝墩古城等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相比,这里的规模并不算大,但出土物主要为宝墩文化四期(距今约3800年至3700年左右)的遗存,对于研究同一时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材料,就在2017年,宝墩文化四期的三星堆仁胜村墓地,同样出现了玉锥形器、玉泡形器、玉矛等随葬物品。

  据考古人员介绍,宝墩文化距今4500多年,但在此前三期的六七百年中,随葬物品还没有流行开来,这也说明了当时的聚落成员之间,还是保持着平等的地位,社会也没有出现分化。

  杨占风告诉记者,这次却在墓室中出土了3件玉器、20多件象牙器, 说明当时的聚落中,已经出现了一些享有特权的人士。

  象牙发簪、象牙手镯

  有助研究先民审美意识

  在遗址中,编号为M7的墓室中,墓主的后脑勺的位置,放着玉石做成的管状束发器。墓主手边,是打磨得光亮的玉锛和玉圭锛两用器。编号M12的墓室里,用象牙做成的漩涡状器物,被放置在了墓主的肩胛骨附近。这些象征着尊贵地位的装饰品,陆续从泥土中被清理出来,象牙发簪、象牙掏空后做成的手镯、穿孔牌状器物、装饰用的象牙头帘都保存完好。

  “这是首次发现宝墩文化时期的发饰材料,为研究宝墩先民的发式、审美意识及其族属提供了可靠的研究资料。”考古人员介绍,骨簪及其出土位置的发现,说明当时先民有着束发高挽的习俗,并佩戴骨管和骨片这些装饰品。

  意义

  陶片铺路 玉器陪葬 骨簪束发

  三星堆人或非天外来客!

  发现为研究起源提供珍贵材料

青白江三星村出土先秦墓葬 三星堆起源若隐若现(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