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近几年旅游发展带动,目前,全区3.1万农户、近7万农民靠旅游吃饭,其中近1万名涉旅贫困群众的人均年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实现了48个贫困村脱贫“销号”、近2万贫困人口脱贫“越线”,到2017年年底全区将实现脱贫摘帽。
武隆区旅发委副主任李鹏程接受采访(李诗素摄)
深化旅游协作,共建美丽武陵山
“‘深化旅游协作、共建美丽武陵山’是当前推进武陵山片区旅游协调联动、共同发展的普遍认识和强烈愿望。”武隆区旅发委副主任李鹏程认为,为做大做强武陵山区旅游产业,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整体品牌的打造,武陵山区域旅游资源丰富,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景区景点众多,如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武隆天生三桥,历史文化古城凤凰及贵州梵净山、恩施大峡谷等。二是整体的宣传促销,武陵山区域众多的景区景点受行政区域限制,在对外的宣传营销中都是以各自省(直辖市)、地(州)、区及景区为单元宣传促销,始终形不成各景区间合作宣传的叠加效应,如整体联合武陵山区域景区景点设立共同宣传促销基金势必会产生1+1>2的良好效果。三是整体的产品游线设计。在游线设计上可以考虑分类设计,根据交通区位结合景区的实际特点,对在国内外具备一定知名度和凡获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归为一类;对较为成熟具有一定地区影响的景区景点归为二类;对正在开发建设中的景区景点归为三类;在发展中采取“母鸡带小鸡”的方式,通过点线面结合形成武陵山区域旅游产品线路大循环。四是整体的合作共赢,建立统一的武陵山区域旅游营销中心和组客补贴机制,制定统一的对外营销政策。合理分片设立次营销中心,每个次营销中心以一个具有影响力的景区实体为载体,实行对区域内其它景区的捆绑式一票式营销,被捆绑的景区因依托有影响力景区带来客源,可将本景区游客门票收入的10%上交次营销中心作为客源组织费用。片区与片区营销中心之间实行客源互送,因不同片区间景区景点门票一票式的价格差异,由设立的武陵山区共同宣传促销基金给予补贴。
武隆仙女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精品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