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品阳今年39岁,来自浙江磐安,妻子来自安徽宣城。2002年,他们到义乌打拼,陈品阳成了一家单位的信息维护员,妻子则进入一家广告公司工作。
初到义乌,陈品阳夫妻就有自知之明:咱是外地人。当时,外地人来义乌,首先要到派出所办理暂住证,还得交70多元费用。2009年,义乌将暂住证改为居住登记,费用取消了,但还是需要本人到派出所办理。
2016年7月,义乌在浙江首创居住登记微信申报,“外地人”无需再跑派出所窗口,只要通过手机微信即可轻松完成居住登记申报。
2008年,陈品阳的女儿盈盈出生了。虽然盈盈也是“外地人”,但从出生后的接种免费疫苗,到读公办小学,她和义乌本地孩子一样享有同等的公共服务。
不过,盈盈很快就要面临小升初的问题了。“在义乌,孩子读初中是没有问题的,但要在城区读好一点的学校,还是有难度。”陈品阳说,他正在考虑买房,一来解决孩子读书的问题,二来也想把父母接到义乌来方便照顾。
教育与医疗,是外来务工人员最关注的两件事情。在前不久的一次体检中,陈品阳被发现肺部、胃部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做进一步检查。2017年12月17日,陈品阳在医院做了胃镜、CT等多项检查,900多元的账单,陈品阳没花一分钱:“统筹报销了200多元,医保个人账户支付了700多元,我不需要再支付现金。”这得益于义乌的新政策——市外人员参加义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不受户籍限制。截至目前,像陈品阳这样参加医保的市外参保人员已达12.4万人。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陈昊)在成都东部,东安新城建设如火如荼,大运会也在稳步建设中,许多大型工地都处于建设期,龙泉驿主城区却并没有发生扬尘污染方面的问题。 龙泉驿区城管局负责人介绍,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