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驿新闻:全国首创!“1+8”体系出台,四川机构编制这样调整(2)

发布时间:2018-01-12 12:59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全国首创!“1+8”体系出台,四川机构编制这样调整(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起草和出台1+8政策体系主要基于树立机构编制管理权威性的考虑;出于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部署的考虑;出于更好服务中心大局的考虑;出于遵循和运用好...

  起草和出台“1+8”政策体系主要基于树立机构编制管理权威性的考虑;出于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部署的考虑;出于更好服务中心大局的考虑;出于遵循和运用好管住管活这个最大规律的考虑;出于回应基层期盼和各界呼声的考虑。

  “1+8”政策体系有何亮点?

  “1+8”政策体系出台不仅是全省、全国的首创,同时它也实现了一边调查研究、一边转化成果,成熟一个、出台一个,大大缩短了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实效的时间。特别突出六大亮点!

  一是“亮”在万人问卷大调研,使文件有了深厚沃土。“1+8”政策体系基于万人问卷调查,上问到中央编办和省领导、下问到基层干部群众、中间问到省直部门和兄弟省市,归纳调研成果并与中央要求有机结合,最终形成 “1+8”政策体系。

  二是“亮”在调研重大成果的应用,使文件有了理论支撑。

  三是“亮”在以岗编适度分离为导向促进人才向基层倾斜,使文件有了“人往低处走”的突破。当前,许多地方存在一组矛盾。在基层特别是边远艰苦地区大量缺乏人才、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严重不足;而市县这一级事业单位却存在程度不同的人员工作不饱和、人浮于事的现象。调研发现,人才下不到基层一线,一个根本的原因是相对上级机关而言基层待遇差,人员职称评定受局限,尤其是教师、医生在基层评职称“天花板效应”明显。集中体现在:名额少、层次低。

  为了化解这个矛盾,“1+8”政策体系在分文件中提出“岗编适度分离”的措施。鼓励和引导事业单位人才支援乡村,将编制和人事关系留在市县,工作下到基层,简称“人才下派”。这样,人才就可以享受县上、市上的优惠政策。同时,组织部门十分支持这项工作,在干部使用上对下派的人才予以倾斜。由此让人才安心于在广阔大地上书写论文、在群众的心坎上评定职称。

全国首创!“1+8”体系出台,四川机构编制这样调整(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