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对于来路不明的WiFi、链接、程序……即便再有吸引力,为了安全起见,用户最好说不;短信验证码、身份证信息,也万万不可贸然交给别人;不要为了好记将不同账户设置相同密码,否则一个被攻破全部都遭殃;也不要使用纯数字、生日等特别简单的密码。
“有多少人在手机里存了身份证的照片,一旦隐私泄露,后果不堪设想。”胡延平建议,用户应当养成关闭不必要的授权的习惯。“即使安装了安全软件,也应该随时关闭不必要的授权,不要怕麻烦。涉及转账时,最好不要使用公共WiFi而是采用移动基站。手机上的安全还得是靠自己保护。”
■记者手记
培养保护个人隐私好习惯
养成好习惯,生活必然受益。这些好习惯不仅是饭前洗手、睡前刷牙,也包括保护你自己的个人隐私。
在如今互联网+大环境中,隐私的安全一方面体现在主观能动,一方面也必须客观创造。在日前由知名网络安全在线教育平台i春秋发起的2018首届互联网安全责任峰会上,滴滴出行信息安全部战略副总裁弓峰敏表示,做好数据隐私保障是网络运营者的重要安全责任,弓峰敏认为做好数据隐私保障是每个互联网企业都必须担负起来的责任,而有效处理好漏洞就是网络运营者对用户负责的一种表现。尽早修复漏洞,尽量帮助用户应对安全威胁减少安全风险,是每一个互联网企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永信至诚高级副总裁潘柱廷也表示,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粗放发展的今天,互联网的安全责任问题,不同群体互联网安全责任的界限问题变得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