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豪一起参加训练的,还有一群脑力精英,还未交锋,李豪内心早已“溃不成军”。刚开始训练的10天,李豪的成绩一直在下降,从平均一秒记下一个数字倒退到平均3秒一个。“当时内心非常崩溃,吃饭也没什么胃口。”李豪只好提高培训强度,每天最长甚至会花10小时。而在记忆训练中,听记数字一度成了他的“拦路虎”,“这些数字都是英文方式念出,我在听到这些数字时还要先转换成中文。”最开始,他只能记住20多个,训练结束后,终于能够记住60多个,这也成了他的软肋。
2017年9月,世界脑力锦标赛成都城市赛,李豪终于找到了一试身手的机会,整场比赛结束后,他拿到了全场总冠军的称号。
“到了比赛现场,心理素质还是会影响到发挥水平。”李豪告诉记者,发挥失误和超常发挥都是很有可能的。2017年第26届世界脑力锦标赛全球总决赛中国大陆的世界记忆大师赛上,李豪花了1小时正确记忆1260个打乱顺序的数字、并用1分23秒记住打乱顺序的扑克牌扑克,最终以总分3679分的成绩获得“世界记忆大师”的称号。
将记忆融入生活 享受记忆的乐趣
在同学们眼中,李豪一直是乐观积极的形象,“其实此前还挺自卑的。”他表示,通过记忆培训后,自己也找回了一些自信,在生活中,记忆的效率也提高了。电话号码、花名册、火车票都是他训练记忆的方式。
“比如车次是K1902,我就会想将他们转换成图像的形式。”李豪解释说,他将K想象成一把枪,利用谐音将19记忆成“衣架”,将02记忆成“铃铛”,“整个车次会变成一个动态画面,枪击打在衣架上弹在铃铛上发出声响”。李豪说,这种方法听上去慢,但参加记忆训练的人,每个人都会去构建一个自己的思维宫殿,这里面有很多图像,能够对应想要记忆的东西,有了专门的“代号”,记忆也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