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凯认为,从技术上解决飞机上低成本打电话的问题,需要将机上通信带宽与传输速率提高10—100倍以上,将通信卫星或ATG基站与地面的3G/4G或未来的5G通信网络进行深度融合,并且针对话音业务特点,进行专门的机上话音传输的技术优化,以及相应的手机芯片算法升级。“只有解决这些技术难点后,才能够支持机载话音通信。”牛凯说。
会影响飞行安全吗
“相对电子设备来讲,手机对飞机飞行安全产生隐患的可能性更大。”国家空管新航行系统技术实验室谢晋东博士说。
谢晋东介绍,现有手机通信是所谓移动通信体制,发射信号需要基站,但现在飞机机舱内尚未配备。如果不关闭手机或接打电话,需要手机用最大功率寻找基站,这容易导致个别工作异常的手机产生对飞机有害的干扰信号。飞机上通信导航系统要接收数百公里外的信号,系统灵敏度特别高,即使是十分细微的干扰也会对飞行安全产生极大的影响。
就此问题,牛凯认为,从技术原理看,手机对飞机与地面通信、机载天线是不会产生相互干扰的,但可能会对机上测距导航设备有所影响。
牛凯解释,民用运输飞机的测距导航设备包括:惯性导航、GPS以及测距系统DME。其中,由于工作原理不同,惯性导航完全不受通信设备干扰。而GPS的工作频段在1.1—1.5GHz,测距DME系统工作频段在900—1000MHz,这与移动通信网络也是1GHz比较接近,因此,有可能受到手机干扰。
“但由于电磁屏蔽,飞机内的手机信号不可能干扰机载GPS/DME天线。只要严格测试机上通信设备的电磁兼容特性,并制定相应的手机通信标准,则可以避免相互间的干扰。目前,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已经指定了系列测试规范,商用手机终端都满足这些电磁兼容要求。原则上不会干扰机上导航设备。”牛凯强调。
能上网了,打电话还远吗
“民航局很给力,能上网,那离打电话也不远了。”谢晋东说。
至于时间表,谢晋东说还需要再发展一段时间,要看需求,也许是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