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系列社区营造项目,促进居民更多参与社区事务,当好社区的‘主人翁’。”1月24日,我区举行2017—2018年城乡社区可持续营造项目督导见面会,社区营造督导老师与各项目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17年,区民政局将对65个社区营造项目进行资助,不同主题的社区营造行动将在城乡社区“百花齐放”。
见面会现场,区民政局、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相关负责人为65个项目的负责人作了讲解,就今年社区营造项目的实施、管理、评估等工作进行了指导说明,并对党建工作提出要求。为了促进各项目顺利开展,多名项目督导老师来到现场,他们将在一年的社区营造中,对项目全程联系督导。
记者了解到,今年受资助的65个社区营造项目包括三社互动类、公益创投类、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类三个类别,由47家社会组织负责运营,其中大部分为龙泉驿本土社会组织。通过已公示的名录可以看到,这些项目包含楼栋微治理、互助养老体系营造、客家文化营造等多个主题,在各个街镇乡均有分布。这一个个项目的开展,将推动全区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水平提升。
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受区民政局委托,2018年,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将负责65个项目的质量监管,社区营造的活动如何开展,是否符合成都市社区营造的方向和目标,有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等,都将由平台机构把关。“这是我们连续第三年参与龙泉的工作了。前两年,项目主要以公益创投类为主,主要是做社区服务。而今年更注重对社区的营造,强调居民的参与性,培育居民参与的自主性。”该责任人介绍说,社会组织将更注重培育而不是服务,积极落实对社区“还权、赋能、归位”的要求,通过开展工作,让居民意识到自己的在社区发展治理中的责任和权力,唤醒“主人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