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合作成都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基地日前已落户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国内唯一的国际合作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基地,该示范基地包含了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标准及测试验证等内容,预计到2025年将建成。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的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和执行等功能,可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按照我区建设“先进汽车智造区”的区域发展定位,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共同成为龙泉驿区未来重点发展的“两车”。而中德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基地是我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重要项目。
据了解,示范基地预计整体投资300亿,从1.2平方公里的封闭测试场逐渐扩展到5平方公里的半开放式体验区、50平方公里的综合示范区,最终于2025年建成200平方公里的智慧交通生态圈。涵盖技术转移中心及汽车小镇等相关建设内容,示范基地规划期限2018年至2025年,将分4个阶段进行建设。
其中,第一阶段,也就是今年,将建成1.2平方公里的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场。该测试场紧邻成南高速分为高速测试区、城市测试区和乡村测试区,一期规划的测试场景有116种,可分为安全类、效率类、信息服务类、新能源应用类、通信和定位能力测试5大类,涵盖了所有的常见情况。未来智能网联车需要在封闭测试区成功行驶一定时间,再到开放路段上测试。
第二阶段,2018年至2020年,建成5平方公里的智能网联汽车半开放式体验区。该体验区将建设智能道路、V2X通信系统,率先覆盖5G网络,建立高精度地图与高精度定位支撑体系。计划建设“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小镇”,建立技术转移中心,拟分两期成立10-50亿产业加速基金。同时,引入中国及德国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整车、零部件、通信企业,完善整个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