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靓蓝绿交织、碧水蓝天、清洁优美的城市环境,让老百姓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在市人大代表、成华区建设路街道培华社区书记杨剑鸿看来,实施“全域增绿”是利民之举,以生态区为根基、以城市绿道为枝干、以城市公园为枝节、以小游园微绿地为叶片的“城市生态树”,将充分利用公共空间、闲置土地、边角空地,实施规划增绿、开敞植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屋顶添绿,努力让市民抬头见绿,出门见园,让群众在城市绿色公共空间中享受惬意生活。
“总计16930公里的天府绿道,是目前全国最长绿道系统,将成为城市最优质的生态资源。我认为,规划建设天府绿道强调了绿色发展,充分考虑了群众的获得感。”市政协委员、成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秘书长、四川展昕人才开发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昕表示,天府绿道的建设不仅给广大市民提供了观光休憩的地方,同时也培养广大市民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而且可以带动经济发展。“相对于其他城市,‘宜居’是成都很大的一个比较优势。”袁昕说,新一轮成都总规回归城市的本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规划理念,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以及天府绿道等工程,正是凸显成都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把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求、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放在了核心位置。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打造完善绿道系统,可以引导森林养生活动,保障游客的整体体验品质;以专业化要求打造森林康养旅游产品。”市政协委员、万利传媒董事长彭小利表示。他建议,结合国家乡村振兴计划,大力发展森林康养旅游,让龙泉山森林康养旅游成为承载千万城市人口的康养基地,吸引全川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游客来四川来成都休憩疗养感受康养旅游。“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应以保护和优化森林生态系统为首要原则;森林康养旅游应创新花样,注重森林绿化与文化文态融合;挖掘康养旅游资源的特色,做出品牌,并形成品牌差异卖点;注重旅游示范试点多点发力;让森林旅游助力脱贫攻坚,带动社会就业融合。”他表示。
原标题:以全球视野和长远考虑 做好“生态进阶”这篇大文章
1 [2]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