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气温开始回升,不少市民也以实际行动积极地回应着。不过,温暖不等于热,何况这温暖的天气还不算稳定呢,所以“春捂”不能少。
俗话说,春捂秋冻,这句话还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冬季,我们身穿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如果过早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将难以适应,使身体抵抗力下降。这时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传染病。
春捂四大标准
●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
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日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
春天的气温,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刹那间则可能寒流涌动,“花开又被风吹落”,让你回味冬日的肃杀。有人认为,日夜温差大于8℃是该捂的信号。
●冷空气来前24-48小时未雨绸缪
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晚了则犹如雨后送伞。
●春捂时间7-14天恰到好处
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但是减衣不能太快,否则会出现没“捂”到位的现象。
怎样才算到位?医学家发现: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的孩子和老人才能适应。减衣过快有可能会让他们冻出病来。 (据网络)
原标题:成都街头着装混搭 “天气越来越热 想捂都捂不住了”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