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驿新闻:肩挑勤与善 家风代代传

发布时间:2018-03-04 19:05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肩挑勤与善 家风代代传由成都新闻网采编:...
发布日期: 2018-03-02  作者:江文森  来源:天府龙泉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儿女心中的榜样。刘德成一直坚持用朴实明理的言语、正派无私的示范、优良坚实的家风培养教育自己的儿女。正因为刘德成老人的至真至诚,培养了子女勤奋、顽强、无私的品格,部分子女更是投身教育事业,把这种优良家风传承给更多的人。

  没读过书的刘德成,只是在参加解放军后才在部队里学会了认字。文化程度不高的他,培养的后代中却有6人是老师,他家因此在2016年被表彰为“教育世家”。

  一个农村家庭,是怎么成为书香门第的?本期记者将带着大家一起追忆,追忆一个抗战老兵“育儿经”中的勤与善。

  言传

  用自身经历教育儿女

  刘兴玉是刘德成的大女儿,她和丈夫樊建和都是退休老师,如今他们的女儿也成了一名老师。刘德成在养马镇中心学校工作期间,刘兴玉也在该校读书,跟父亲相处的时间比妹妹和弟弟要多一些。

  据刘兴玉回忆,父亲刘德成虽然从小在农村长大,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文化教育,但是在教育子女方面,却非常有章法、有分寸。“爸爸几乎没有打骂过我们三姊妹,他经常给我们讲一些自己的亲身经历,以此向我们灌输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做人厚道等朴素道理。”

  刘兴玉至今还记得,1979年她被安排到清水乡教书时,因为当地条件太艰苦了,她一开始是不太情愿的。父亲刘德成就以自己的经历来[]勉励她,“我当兵时经常几天都吃不上饭,现在再苦能有那时候苦?再说了,只有山区才真的需要老师啊!”

  一句“只有山区才真的需要老师”,激发了刘兴玉心中的坚定斗志。她背着铺盖卷去了清水,克服了没有电没有自来水等诸多困难,牢牢扎根在基层,教书育人,因工作勤奋而被多次评为先进教师。刘兴玉笑着说:“我不努力不行,因为每次回家爸爸都要问我学生的成绩,如果不好就要被他说。”

肩挑勤与善 家风代代传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