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生都报了八九个学校,报这个专业也是多一个机会。”秦琳妈妈表示,女儿的水平够不上中央美院和清华美院,为了多点录取机会,就报了一些冷门专业。在她看来,中戏的偶剧系希望还大一点,首届招生,又比较综合。
第四届中国泉州国际木偶节上,扬州木偶研究院表演《天女散花》。吕明 摄
周女士也有类似的想法,在她看来,先考进去比较重要。她女儿学的是播音主持,但好几所学校都没过初试,没想到中戏偶剧系给了一个惊喜。不过复试要考美术,女儿没学过画画,急急忙忙地学了手工,她也有点担心,“不知道考成什么样”。
考生和家长的想法,校方也深有了解。上戏党委副书记、校长黄昌勇就曾表示,“表演系难进,不如先进上戏。”他也建议,上戏各个专业的融合度较高,经常会出现毕业后专业变动较大的情形,因此不要急于给自己定型。
不过考生中也不乏一些从小就学习木偶的。来自西安的李佳就称,她有个同学一直在艺校学习木偶戏,前段时间还顺利通过了上戏的初试。而自己因为从小就喜欢玩偶,接触很多偶剧后,就想让玩偶变得生动起来,所以才报了中戏的偶剧系。
木偶戏发展重在人才
“上戏木偶剧的火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一是国家对传统文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二是木偶剧本身的发展空间和独特魅力。三是有一群青年人为之努力传承和发扬。”谈及木偶专业为什么火时,上戏木偶专业老师秦峰如此表示。
中国木偶艺术如何走向新生,这一直是个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会秘书长雅克斯就认为,木偶戏要传承与发展,年轻人是关键。而对于中国木偶艺术来讲,在向年轻人推广之前,还要先培养出一批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