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按照“市场化运行、企业化管理”的模式,在全区范围内优先选派懂经济、懂经营、懂外语,精通相关专业知识、熟悉投资及招商流程,精于公关、善于谈判的优秀干部,必要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有专业知识、海外背景的政府雇员共同组建高素质、复合型、专业化的招商队伍。二是建立招商引资人员长效培训机制。实行高效常态化的专业提能培养,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基本素养、专业能力的培训学习,开展交流轮岗、企业挂职的实训锻炼,同时邀请行业领域专家、培训机构、企业代表对招商队伍开展专业培训指导。三是进一步完善激励制度,畅通招商引资一线工作人员晋升通道,探讨制定市场化的绩效激励政策,集中人财物力专攻招商。
(三)强化营商环境建设
环境是一个地方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更是一个城市的重要名片,越来越成为区域竞争的关键因素,营商环境的好坏优劣直接决定现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新进企业的层次与品类、集聚要素的质量和规模。一是要认真落实市委“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决策部署,持续优化政务环境,着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政务服务体系。二是持续优化政策环境,近期内完成新的产业扶持70条修订。三是培育创新创业环境,宽松、包容是创新创业的关键土壤,对各类新业态要加强学习,放长眼光、遵循规律,给予更大制度空间和政策支持,不仅“扶上马”,更要“送一程”。四是常态开展“送服务、帮企业”活动,有针对性制定更能解决问题的务实举措、更可持续的政策体系。五是持续优化社会环境,各部门、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更要说到做到,带头重诺守信,大力营造尊商重商亲商的浓厚氛围,让企业安心生产经营。六是建设美丽宜居城市,打好城市功能品质提升攻坚战。
(四)强化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
日前,记者从四川省政府官网获悉,为推动省内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加快创新提升发展,深化国际经贸合作,释放发展新动能,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四川日前出台了《关于推进四...
今年,成都经开区成立30周年。30年深耕矢志不渝,如今,成都经开区已经成为成都经济最具活力、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实现了从成都郊区农业小区到工业强区的历史性跨越。 种好梧桐树,引来...
本报讯(记者邱运礼)昨日,记者从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获悉,该中心日前将政府采购信息资源与金融机构融资紧密结合,大力推广政采贷业务,会同金融机构为政府采购中标小微企业提供特色融资...
本报讯(记者张杰廖玉蓉)7月16日,第五届清华校友三创(创意、创新、创业)大赛西南赛区决赛在我区举行,围绕电子信息、健康医疗、文创体育等领域,来自西南赛区的28个优质项目同台竞技,10余名来...
本报讯(记者江文森)近日,由区委组织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人社局、区新经济和科技局等15部门联合举办的2020年成都市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龙泉驿区片区赛圆满落下帷幕。 大赛现场,从27个项...
本报讯(记者张杰廖玉蓉)6月30日,区委书记、经开区党工委书记何勋主持召开全区产业化项目招投攻坚工作推进会,听取全区产业化项目投资促进工作情况汇报,讨论相关工作方案。他强调,要坚持以...
本报讯(记者周亚)昨日,记者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汽车产业处获悉,信通院车联网创新中心(成都)有限公司日前正式在成都经开区注册成立。 中国信通院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科研单位,在我国车联...
古晓洪,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线技术人员。工作中,他一直兢兢业业,在协助公司提升产能的同时不断创新,使公司产品在品质、安全、成本、节能环保等各方面均得到了极大改善,他也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