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新闻:深化专项治理 重在精准施策 ——对271起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的分析(2)

发布时间:2019-04-10 13:21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深化专项治理 重在精准施策 ——对271起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的分析(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弄虚作假问题共38起,占全部问题的14%。一些党员干部不把心思放在如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上,而是动歪脑筋,上演了租牛迎检、借钱当收益等闹剧。比如...

弄虚作假问题共38起,占全部问题的14%。一些党员干部不把心思放在如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上,而是动歪脑筋,上演了“租牛迎检”、“借钱当收益”等闹剧。比如河南省孟津县横水镇闫庄村在脱贫核查验收工作中为应付上级验收,在该项目未取得实际收益的情况下,采取向横水镇政府借款9.4万元的方式,为94户贫困户每户发放1000元作为项目收益。

乡科级及以下和村干部占比超九成

通报查处的283位党员干部中,乡科级及以下和村干部共有271人,占全部人数的95.8%;县处级干部11人,占全部人数的3.9%;厅局级干部1人,占全部人数的0.35%。

分析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当前已查处的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主要发生在县以下基层单位。从各地反映情况来看,地市级、省级和中央单位的问题也存在,但实践中很少被查处。产生上述情况,主要是地市级以上单位的工作更多是宏观管理指导,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虽存在,但通常其行为与危害、后果与影响的直接因果关系一般不明显,或其危害、后果不会立即出现,因此对其问题定性量纪难、查处少。

精准施策深化专项治理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对于纪检监察机关来说,必须立足职能职责、强化政治担当,把专项治理往深处抓、往实里做。

在“关键少数”上精准发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表现在下面,根子还在“关键少数”。通报数据中,单位一把手有147人,占全部人数的51.9%。抓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关键在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紧紧盯住“关键少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履行好监督责任,督促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从本级本人查起改起。

深化专项治理 重在精准施策 ——对271起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的分析(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