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新闻:七省区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坚决防止和纠治弄虚作假(2)

发布时间:2020-09-24 18:17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七省区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坚决防止和纠治弄虚作假(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以压实资金使用监管责任为例,区纪委监委紧盯扶贫资金申请、分配、拨付、管理、使用等重点环节,全面排查和深入治理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挤占挪用...

“以压实资金使用监管责任为例,区纪委监委紧盯扶贫资金申请、分配、拨付、管理、使用等重点环节,全面排查和深入治理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挤占挪用、闲置浪费等突出问题,确保扶贫资金高效安全。”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常委、监委委员刘鹏飞介绍,今年1至7月,全区累计检查扶贫项目26.87万个,资金3975.83亿元,发现问题3122个,整改2102个,移交问题线索361件,其中立案查处21件。

广西目前有8个未摘帽贫困县,隆林各族自治县就是其中之一。这里是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山区、连片特困地区和水库移民区“五区合一”的贫困县,目前的贫困发生率为2.02%。该县纪委监委按照“谁分配、谁公开,谁使用、谁公开,分配到哪里、公开到哪里”的原则,推动扶贫项目资金实现“三公开”。

“根据项目名称、实施地点、建设内容、投资预算及资金来源、建设期限、预期目标、受益对象等情况,我们推动相关部门和县乡村分别在政府网站、县电视台、乡信息公开栏、行政村公示栏、扶贫项目建设工地公开公示。”隆林各族自治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黄玉勉介绍,该县推动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内部监督以及部门监督的作用,形成扶贫资金项目提交县四套班子联席会讨论并通报,扶贫资金项目指标在乡镇班子会议讨论并通报的机制,确保项目资金阳光运行。

四川省纪委监委把“三公开”作为凝聚监督合力、遏制“微腐败”的重要方法和路径,督促推进“一卡通”平台建设升级,派人专程到甘肃学习扶贫民生领域监督信息平台,在全面实现“阳光发放”基础上,核实停发不符合条件资金5.93亿元,实现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阳光审批”。

七省区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坚决防止和纠治弄虚作假(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