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纪检监察报4版刊文,以温江区高庭圣老人义务扫地13年的事迹为例,阐述让善行成为习惯,汇聚社会正能量。
新闻回放
家住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的高庭圣,今年已经85岁高龄。因为觉得家门口滨河健康步道时常盖满了枯枝落叶,影响步道的环境,不利于市民散步,于是他在这条步道上义务扫地,如今已经坚持了13年。
清晨,高庭圣老人拿着扫帚正在打扫绿化带旁边的树叶。(图片源自《成都商报》)
人生能有多少个13年?我们看到,有人为了一项事业十年如一日地拼搏,这种坚韧值得钦佩;而如果只是一件平凡而微小的善事,却一做就是13年,这份温暖亦同样让人动容。
“13年”“8旬老人”“义务扫地”,是家住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的高庭圣老人走红网络的标签。近日,一张“大爷扫路”的照片被上传网络,发图的网友称,“大爷每天在这里义务扫地,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照片中的“大爷”就是85岁的高庭圣,因觉得家门口滨河健康步道时常盖满了树枝,影响步道的环境,不利于市民散步,于是在这条步道上义务扫地,如今已坚持了13年。
说起来,这件事并不算多么惊天动地,甚至在有些人眼里还有点“傻”。政府管理的道路,树枝落叶理应有清洁工专职打理,何必多此一举?步行道每日人来人往,无偿扫地于己能有多大利,何必为他人作嫁衣?但这则新闻的动人之处,正在于高庭圣老人顺手做了这么一件“分外”的小事。
你我或许都有过这样的“冲动”——看到门前的过道积满灰尘,打算清理一下,可一想这岂不便宜了邻居,随即作罢;骑车见到路边横七竖八排列的共享单车,本想捎带着摆整齐,但转念一想跟我有什么关系,遂停好车扬长而去……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缺乏善念,之所以没能将其转化为行动,是因为我们总在担心吃“亏”,时刻计算着利害得失。然而,这笔账高大爷不是这么算的,或者说他压根就没去算:“反正我每天都要散步,就把它扫了,也说不上做什么好事,就当是锻炼身体。”
廉洁蒲江 蒲江县纪委 蒲江县纪委网站 廉洁蒲江网站 蒲江纪委 蒲江纪委网站 蒲江县纪委监察局 蒲江县纪委官方网站...
廉洁蒲江 蒲江县纪委 蒲江县纪委网站 廉洁蒲江网站 蒲江纪委 蒲江纪委网站 蒲江县纪委监察局 蒲江县纪委官方网站...
廉洁蒲江 蒲江县纪委 蒲江县纪委网站 廉洁蒲江网站 蒲江纪委 蒲江纪委网站 蒲江县纪委监察局 蒲江县纪委官方网站...
廉洁蒲江 蒲江县纪委 蒲江县纪委网站 廉洁蒲江网站 蒲江纪委 蒲江纪委网站 蒲江县纪委监察局 蒲江县纪委官方网站...
廉洁蒲江 蒲江县纪委 蒲江县纪委网站 廉洁蒲江网站 蒲江纪委 蒲江纪委网站 蒲江县纪委监察局 蒲江县纪委官方网站...
廉洁蒲江 蒲江县纪委 蒲江县纪委网站 廉洁蒲江网站 蒲江纪委 蒲江纪委网站 蒲江县纪委监察局 蒲江县纪委官方网站...
廉洁蒲江 蒲江县纪委 蒲江县纪委网站 廉洁蒲江网站 蒲江纪委 蒲江纪委网站 蒲江县纪委监察局 蒲江县纪委官方网站...
廉洁蒲江 蒲江县纪委 蒲江县纪委网站 廉洁蒲江网站 蒲江纪委 蒲江纪委网站 蒲江县纪委监察局 蒲江县纪委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