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新闻:阳光救助 让重性精神病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发布时间:2017-10-20 11:11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阳光救助 让重性精神病患者回归正常生活由成都新闻网采编:2017-09-19 20:09| 发布者: 李昊宇| 查看: 110|原作者: 罗冬梅 摘要:“你好,请坐。”刚走进张林(化名)的家中,他就上前热情地和记者打招呼,还搬来一张凳子让记者坐。 你好,请坐。刚走进张林...
2017-09-19 20:09| 发布者: 李昊宇| 查看: 110|原作者: 罗冬梅

摘要:“你好,请坐。”刚走进张林(化名)的家中,他就上前热情地和记者打招呼,还搬来一张凳子让记者坐。

  

  “你好,请坐。”刚走进张林(化名)的家中,他就上前热情地和记者打招呼,还搬来一张凳子让记者坐。现在的他穿戴整洁、善意而有礼貌,谁也不会想到他曾是个重性精神病患者。

 

  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历来是社会一大难题,困扰着千家万户,牵动着社会各方。据区精神病防治院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8月,全区建立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档案2080人,张林就是其中一位。

 

  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施救助,“最根本的问题就是钱。”区精神病防治院相关负责人说,从2009年以来,我区持续将重性精神障碍患者阳光救助纳入每年的民生工程,对于无肇事肇祸行为的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行“自愿申请,应助尽助”,对于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行“应治尽治,应管尽管,应收尽收”,今年共救治66例,出院45例。

 

  解决了救治难题,出院后怎么办呢?长期以来,我区探索的步履从未停歇。区精神病防治院与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及11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双向转诊和技术指导服务协议,形成了精神障碍患者病重住院、病情稳定纳入社区管理的无缝式服务模式,从而实现了救治患者社区管理率100%。

 

  “阳光救助的患者,他们出院后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手管理,而我们的管理必须注重每个细节,这样才能降低他们重新发病的机率,让他们逐步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区精神病防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患者回到社区后,除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对患者病情进行随访监管外,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社区民警、民政干事、残联专干等人员还组成个案管理小组,各自通过不同的方面来帮助患者及其家庭,使患者的病情稳定并能够逐步恢复社会功能。

 

阳光救助 让重性精神病患者回归正常生活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