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读: 主题: 成都青白江:玩转新媒体 “卿哥”拼普法由成都新闻网采编:成都青白江:玩转新媒体 “卿哥”拼普法,广而告之,青白江论坛,青白江在线...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青白江社区。
成都青白江:玩转新媒体 “卿哥”拼普法 国际在线四川消息:“‘清凉一夏 观影学法’活动已悄然进行,你错过了跟他们的相约吗?如果没有去,那就只有哭晕在屏幕前咯……”“太可怕了!下月起,这些交通违法将入刑、入刑……” 这些网红风格的语言出自“卿哥普法”(法治青白江)微信公众号。懵逼的粉丝们常常猜测,谁是“卿哥”呢?难道只是一个传说?
“卿哥”不是传说,“卿哥”是成都市青白江区司法局在“六五”普法期间,精心策划组建以该局法制宣传科科长卿成为代表的一个普法团队。卿成同志从“三五”普法到“七五”普法,在普法一线默默奉献二十余年,广泛传播法律知识,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把自己的事业献给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卿哥”爱“挑刺”媒体普法从舞文弄墨开始
卿成同志1982年入职成都市青白江区一家国有企业,1986年“一五”普法启动后,卿成带着学法的渴望积极参加企业组织的普法活动,卿成不仅认真阅读普法书籍,还经常看报刊上的普法宣传文章和电视上的法治节目,在读书看报过程中,卿成发现媒体报道中居然存在“违法”的现象。“这可不行。”于是,“卿哥”操起笔杆挑刺,首先给新闻媒体上起了“普法课”。
1993年,省内多家电视台报道一起中学生涉嫌犯罪的新闻,多次出现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面部特写镜头,有的还披露了学生姓名和就读学校。“卿哥”结合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写出《提个醒》一文寄给四川电视台。后来,该文在《四川广播电视报》刊出,对卿成的做法表示肯定。
1994年,新华社报道一名收藏家把自己收藏数千枚恐龙蛋捐献给国家的消息。“卿哥”认为,恐龙蛋化石属于国家文物,根据《文物保护法》,发现后应上交国家,个人收藏是违法行为,文中“收藏”与“捐献”的说法不合适。于是,卿成提笔写出质疑文章寄给新华社,被新华社主办的《中国记者》杂志刊出,卿成还收到一笔稿费。
尝到“甜头”的“卿哥”对媒体“普法”越加来劲,不管是国家级媒体,还是地方报刊,一旦发现报道中出现法律问题,卿成都毫不留情去“挑刺”。五年多时间,卿成先后指出全国30多家媒体在新闻报道中违反法律、法规的例子两百余处,撰写文章上百篇,近半数稿件得以刊发,成为不少媒体眼中既爱又恨的“刺儿头”。
1996年,喜爱法律的“卿哥”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成都市青白江区司法局,由一名普法“游击队员”成为法治宣传教育“正规军”。此后,从“三五”普法到“七五”普法,卿成便一直在普法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
“卿哥”爱“扶苗” 精准普法打造法治文化校园
“现在开庭!”“审判长”轻敲法槌,稚嫩的脸上透露出一丝威严。这是青白江区清泉学校举办“校园模拟法庭”活动的一个情景,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原告和被告都由学生扮演。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法治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卿哥”认为,法治教育首先应在孩子们的心中播撒法律的“种子”。如何让普法教育从简单说教变为寓教于乐?“卿哥”想到了打造法治文化校园,让孩子们在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中边玩边学。随后,卿成联系教育局同志,找学校、跑现场、谈细节,来来往往十多趟,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打造了成都市第一所法治文化校园——青白江区清泉学校校园法治文化示范点。在该校示范带动下,青白江区中小学纷纷把法治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青少年普法活动,掀起了法律进学校的热潮,促进了依法治校。
“卿哥”主动联系成都少管所,建立了青白江区青少年法治警示教育基地,通过邀请少管所干警到该区以案说法,组织青少年学生到少管所接受警示教育等方式,切实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卿哥”还策划组织品学兼优的青少年学生与青白江籍未成年犯结对子,帮助他们改过自新,从头再来。“未成年人可塑性很强,小时偷针,长大未必偷金。”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是“卿哥”一直坚持的信念。
为了让法治宣传贴近百姓,“六五”普法以来,青白江区率先打造了成都市首个法治主题公园,并先后建成凤祥法治广场、芦稿法治文化家园等一批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基层法治文化设施,让法治文化全面渗透融入百姓生活,也让“法治青白江”成为了城市的新名片。
由于普法工作成效明显,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市)区、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市、区)等荣誉先后花落青白江;“卿哥”也因此先后被评为青白江区“三五”普法先进个人、青白江区依法治区先进个人、成都市优秀宣传工作者、成都市“六五”普法先进工作者。
“卿哥”爱“新潮” 普法玩转新媒体
上世纪90年代,普法方式主要是汽车载着喇叭四处广播。普法人员会事先找好法律条文,录好音,拷贝到磁带里,一遍又一遍地播,直到磁粉一点点脱落。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普法也需要适应时代步伐的新方式。
为此,已年过半百的“卿哥”不服老,积极探索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方法,卿成与机关年轻人一起,开通了四川省首个以个人命名的普法微信公众号——“卿哥普法”(法治青白江),成立“卿哥普法”新媒体工作室,在全区建立了网络普法集群,在成都市率先创办具有独立域名的区县普法网站——青白江普法网,并较早入驻今日头条、网易号等国内领先资讯平台。
“卿哥”说,新媒体普法,可实现互动交流,更为群众喜闻乐见。目前,该微信公众号、头条号关注人数达1万余人,文章的阅读人数最多时达2万余人,在线预约、咨询、查询等服务惠及辖区群众5万余人次,有效提升了普法宣传覆盖面和渗透力。该普法微信多次在四川和成都司法类微信排行中位列区(市)县第一,并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政法新媒体”和“四川特殊贡献网易号”等荣誉。(供稿 成都市青白江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