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医生、医生……娃娃晕倒了,救命……”1月25日晚上22:00左右,在九龙县三垭乡中心卫生院的宿舍门外传来了几声焦急的呼救声。我区对口帮扶医生苏绍辉立即从床上弹起,顾不上寒冷的冬夜披上一件外套冲出宿舍,抢救患儿。
“医生、医生……娃娃晕倒了,救命……”1月25日晚上22:00左右,在九龙县三垭乡中心卫生院的宿舍门外传来了几声焦急的呼救声。我区对口帮扶医生苏绍辉立即从床上弹起,顾不上寒冷的冬夜披上一件外套冲出宿舍,抢救患儿。
家住三垭乡龙塘子村的强强(化名),2岁零1个月,之前有些感冒和发烧。父母在家里给强强吃了药,还给他穿得厚厚的。谁知25日晚上,强强体温依然很高,还出现了抽搐。父母赶紧送他去卫生院就诊。
苏绍辉用手一摸滚烫的额头,意识到发生了高热惊厥。他快速掰开强强的口腔,将自己的手指伸进去,为其抵住舌头,以免因抽搐发生意外。“体温39.7℃,快速掐人中、物理降温、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在苏医生的指挥下,主管护师何亚利精准快速地完成一项项操作。2分钟后,强强抽搐缓解。
深夜12点,强强体温终于降了下来:38.2℃,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其父母更是感激不已。
“高热惊厥在小儿中比较多见,常见于6个月到5岁;如果高热惊厥反复发作,就容易导致癫痫。”通过当天的抢救,苏绍辉意识到医院医生对高热惊厥的“陌生”。第二天,他立即就小儿惊厥的专科知识为医生、护士进行了讲解,就抢救措施、治疗及护理等进行现场教学,争取将医疗扶贫从“输血”变成“造血”。
来源:新青白江报
自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