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新闻:经济大发展 如何出实招

发布时间:2018-04-20 03:45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经济大发展 如何出实招由成都新闻网采编:2018-04-19 21:13| 发布者: | 查看: 57|原作者: 摘要: 全力服务我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区发改局局长刘跃 发改局的工作上到城市经济发展的各项顶层设计,下到群众身边菜篮子、米袋子的价格,都事关...
2018-04-19 21:13| 发布者: | 查看: 57|原作者:

摘要:

 

  全力服务我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区发改局局长刘跃

  “发改局的工作上到城市经济发展的各项顶层设计,下到群众身边菜篮子、米袋子的价格,都事关群众对这座城市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区发改局局长刘跃看来,在我们身边,发展什么改革什么,看似离我们很远,其实和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关系。

  过去一年,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国际铁路港片区成功挂牌,成都先进材料产业园、成都国际铁路港临港服务业集聚区在我区成功设立,为我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2018年,区发改局将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期待和惊喜呢?刘跃表示,今年,区发改局将全力服务我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重大问题研究、经济运行监测、项目投资促建、产业协调发展、科学编制规划、强化民生保障等工作,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牢牢抓住重大项目,做好全区309个首批实施项目建设,深入推行重大项目“承诺制”,重点聚焦新建项目和竣工项目,确保开工率、竣工率和达产率。推动“一港三城六个特色小镇”的建设进程,构筑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具体而言,下一步我区将首先围绕打造“内陆亚欧门户、国际化青白江”发展定位,紧抓自贸试验区和国际铁路港建设契机,加快推动蓉欧之心(欧洲城)、苏宁云商物流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集聚临港产业。其次,稳定运行国际班列,充分发挥中欧班列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四川、成都与欧洲的贸易、产业、文化的双向合作,促进我区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再次,我区认真贯彻落实“成都产业新政50条”,出台《青白江区关于促进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即(产业政策“黄金十条”),加快先进材料、总部经济、供应链金融、跨境电商、会展酒店等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今年实施的重大产业项目有哪些?加快实施苏宁云商物流基地、宝供(成都)粤港澳商贸物流枢纽、深国际成都综合物流港等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项目;重点推进华鼎国联四川锂电产业园、天马海洋风电轴承生产线、攀钢集团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先进制造及配套项目;加速推动新城控股城市综合体、安博物流中心等现代服务业项目。

  从传统化工向精细化工转型

  ——玉龙化工的供给侧改革之路

  “供给侧改革”成为近年来的高频词汇。2017年以来,我区出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和专项方案,扎实推进改革。特别是针对传统企业采取去产能调结构,先后完成7家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生产线设备拆除工作,进一步优化了我区产业结构。这一点,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简称“玉龙化工”)的老员工莫细博感触颇深。

  玉龙公司前身是一家以天然气为主要生产原料,以合成氨、尿素为主导产品的传统化肥企业。近年来,国内化肥产能的严重过剩及市场的持续低迷,导致化肥企业普遍亏损,单纯依靠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效益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发展形势。

  “所以公司必须进行战略规划调整,改变传统生产和销售模式。在青白江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以注重科技创新、加大科研投入、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品结构为着力点,推进企业的转型升级。”负责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的莫细博长期与公司产品“亲密接触”,他指出过去单一化工产品已被多元化的相关产品取代,销售也是越来越好,部门的工作也越来越忙。

  据了解,玉龙化工依托化肥产品作为生产原料使企业从传统化工向精细化工进行转型,围绕化肥产品进行产业链延伸,向下发展下游产品,近年来成功研发推出了低粘度PVB树脂、MCA阻燃剂、有机硅催化剂等一系列行业内质量一流的产品,谋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同时,玉龙化工采取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等方式,与清华大学、四川大学、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中蓝晨光化工设计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采用委托开发、合作研发、技术转让、注资控股、连人带技术引进等灵活的合作模式,引进高端人才和高科技项目,完成了产品结构调整大布局,起到了引领我区传统化工企业向新材料、精细化工科技型企业转型升级的示范作用。  记者 莫婧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构建新型工业体系

  区科经信局(区新经济局)局长朱和金

  产业发展是城市经济的命脉,是城市竞争力的源泉。2017年,全区274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674.3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两大国企的转型,并没有让我区工业经济一蹶不振,去年全区工业经济指标不降反升,不禁让人疑惑。

  区科经信局(区新经济局)局长朱和金道出其中缘由。“十三五”以来,我区不断探索工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式,明确提出了工业发展“1210”战略,即:构建1个“层次分明、优势突出、集约高效”的新型工业体系;明确先进材料和智能装备两大主导产业:重点推进10个细分产业领域。

  从发展方式上,坚持绿色发展、高端发展、转型发展,依托新科技、发展新模式、培育新业态,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一是围绕两大主导产业,从项目招引入手,引进和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项目,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着力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传统企业实施一批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企业生产技术、产品向产业高端发展,由资源消耗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三是鼓励有条件企业转型发展,实施兼并重组和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向二、三产融合发展转型。

  在工业发展空间布局上,按照全区“一港三城六个特色小镇”空间发展格局,我区对工业发展空间布局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工业总规划面积约37平方公里。其中:将工业区等区域规划为成都先进材料产业园,面积约26平方公里,以产业转型升级为路径,重点发展先进材料、智能装备等产业;欧洲产业城规划工业空间约11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新材料、智能制造以及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业,着力将欧洲产业城打造成为未来青白江区工业发展的主阵地和成都市工业发展的新兴增长极。

  按照全市确定的我区打造“先进材料产业生态圈”核心目标,结合我区产业发展实际,我区将依托巨石成都公司、台嘉玻纤等龙头企业,构建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生态圈;以国联动力电池产业化基地为核心,构建新型能源材料产业生态圈;以金属材料研发、绿色建材为重点,构建新型金属功能材料、绿色建材产业生态圈;围绕天翔环境、天马轴承、重汽王牌等成套装备龙头企业,构建智能装备产业生态圈;加快发展3D打印增材制造产业,培育3D打印增材制造产业生态圈。

  发展新经济打造跨界独角兽企业

  4月18日,阿里集团投资总监张婷一行到访积微物联,了解公司的整体运营状况,并就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座谈交流。张婷对积微物联发展新经济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她说,积微物联的创新能力和服务实力都很强,尤其在工业互联网研发方面,有着独有的经验,也能提供很好的应用场景,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实现共赢。

  积微物联是我区新经济企业杰出代表。2013年,全国钢材产量供大于求,严重过剩。2014年,攀钢抓住‘成都是西南中心’地理位置优势和成都实施北改的东风,背水一战,利用自己土地、技术等资源,成立积微物联,先以‘工匠精神’打造线下实体——达海产业园,再以平台思维建设线上平台——积微电商,做起线上线下钢材新物流,当年实现营业收入3千多万元,远超预期目标。随后,积微物联以产业互联网思维,构建起产业综合体、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突出极致服务理念,“三箭齐发”抢占B2B互联网风口,使企业发展进入“极速”模式。线下依靠国内领先的数码仓技术,不断复制扩张,实现立足西南,面向全国的布局;线上依托26大板块的族群,打通了销售、物流、循环、支付、采购各端口,成功构建起了线上线下极致融合的O2O生态圈,实现了企业井喷式的爆发增长,去年的营业收入更是实现上百亿元,成为两化融合典型企业,是西南最大、品种规格最全、剪截精度最高的钢材产业园,提供线上下单和线下加工、仓储、配送、运输、融资等全套服务,跃居西南龙头地位。

  “有技术才有创新,我们必须做前沿技术。”积微物联总经理谢海表示,积微物联钢铁物流数码仓的技术能力已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在钢铁物流信息化方面得到了行业广泛认可。目前,积微物联已与北京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等签署协议,联合争创四川工业大数据创新机构;与浙大网新共同建设西南云计算智慧产业基地;与阿里云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一系列强强联合的重大举措为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下一步,我们将把现有的商业模式复制到煤炭、木材、钛白粉、冷链(生鲜产品)等其他产业,并复制到重庆果园港(水路港)、昆明、西安、贵州等全国各地,实现公(路)、铁(路)、水(路)多式联运,打造西南最大、全国知名的供应链服务的独角兽企业。”谢海说。  文/图 莫婧

 

来源:新青白江报

自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经济大发展 如何出实招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