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读: 主题: 诗歌,山村,一位年轻教师与一群淳朴的孩子,他们的梦在哪里?(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应当说,阿浪一开始的形象并不是完美的,虽然他对传统文化有着赤诚的传承之心,但也有执拗、自我甚至有些自私的缺点。导演宋媚对此解读说,从原来...

应当说,阿浪一开始的形象并不是完美的,虽然他对传统文化有着赤诚的传承之心,但也有执拗、自我甚至有些自私的缺点。导演宋媚对此解读说,从原来的一个理想主义者成长为一个真正的老师,是阿浪这个角色的最大特点。

具体来看,在与王小花的冲突、跟王校长的深夜谈话等这些事件中,阿浪得到触动,开始理解孩子们的远方和梦想,懂得了责任与担当,在课后补办了“扫地王诗社”的方式,让二者梦想合二为一,找到了真正的“远方”。其实,也正是因为这些细腻的情感转折和具体的生活细节,一方面让阿浪这个角色完整成立、真实可感、充满张力,另一方面也让观众经历了一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

在这段真挚的故事情境中,相信《阿浪的远方》也将会唤醒更多甚至无数个“阿浪”,关注乡村教育、走进大山,关注儿童健康成长,去影响另一批“二郎山的孩们”,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到达心中的远方。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宋媚透露,为了呈现好“阿浪”这个关键人物形象,“当时找了100多个演员,一定要看起来比较善良,也一定要懂诗”。最终,演员周子龙成功诠释了这个角色。“他是一个特别纯真的人,与‘阿浪’这个形象特别契合,他在很多细节和眼神上的处理会让人觉得阿浪这个人物就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孩子们都特别喜欢他,不拍戏的时候,会扑到‘阿浪’身上,演员和这个人物已经融为一体了。”
诗意的画面风格,动人的诗词力量
与很多乡村教育题材相关的影视作品风格不同,《阿浪的远方》不刻意放大辛酸和苦难,也没有过于跌宕的情节,画风清新、诗意,却也充满了真实的乡村生活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