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新闻:我区建成54个空气监测微子站和2个标准站

发布时间:2018-11-07 03:22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我区建成54个空气监测微子站和2个标准站由成都新闻网采编:2018-11-06 19:58| 发布者: 白桂斌 | 原作者: 吴静 摘要:监测更灵敏、定位更精准、处置大气污染问题更迅速,这是空气监测微子站建成后给我区空气监测带来的变化。近日,记者从区环保局获悉,这...
2018-11-06 19:58| 发布者: 白桂斌 | 原作者: 吴静

摘要:监测更灵敏、定位更精准、处置大气污染问题更迅速,这是空气监测微子站建成后给我区空气监测带来的变化。近日,记者从区环保局获悉,这样的空气监测微子站在我区已经建成了54个,可监测7项污染物指标及7项气象指标,10到15分钟传输一次在线监测数据信息,便于执法人员快速发现并锁定污染源。

  

  监测更灵敏、定位更精准、处置大气污染问题更迅速,这是空气监测微子站建成后给我区空气监测带来的变化。近日,记者从区环保局获悉,这样的空气监测微子站在我区已经建成了54个,可监测7项污染物指标及7项气象指标,10到15分钟传输一次在线监测数据信息,便于执法人员快速发现并锁定污染源。

 

  54双“眼睛”不间断监控

 

  在凤祥大道,车来车往,道路两旁还有被围挡的建筑工地,扬尘、汽车尾气究竟对空气质量有多大影响?在同华大道凯莱丽景路口距地面3.5米高的电信天网杆体上,一双“眼睛”正24小时紧盯,这就是空气监测微子站。虽然外观小巧,丝毫不引人注目,但你可不要小瞧它。据区环境监测站技术负责人彭建介绍,它能灵敏地对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等7项污染物指标及气温、气压、风向、风速、湿度等7项气象指标进行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控,并及时将监控数据反映到大气网格化动态监测系统上。

 

  彭建告诉记者,目前,我区已建成54个空气监测微子站,主要分布于居民集中居住区、餐饮集中区、车流密集区等区域及城市常年主导风向通道等地,动态反应网格内道路扬尘、汽车尾气排放、建筑施工扬尘等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情况。“环保人员通过手机APP就能实时掌握各站点的监测数据,一旦发现异常,便能迅速组织人员,及时锁定污染源,大大节约了人力,也提升了处置问题的效率。”彭建说,系统还能回溯各监测站点的历史数据,为我区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2个标准站成“替补”

 

我区建成54个空气监测微子站和2个标准站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