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新闻:两支彩笔绘人生

发布时间:2018-11-15 22:00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两支彩笔绘人生由成都新闻网采编:2018-11-15 18:58| 发布者: 青白江区新闻中心 | 原作者: 邹世进 摘要: 11月9日,在怡湖东路,两位漂亮的姑娘左手端颜料盒,右手拿画笔,认真而专注地在两幅卷帘门上绘画,引得不少行人驻足观看...
2018-11-15 18:58| 发布者: 青白江区新闻中心 | 原作者: 邹世进

摘要:


  11月9日,在怡湖东路,两位漂亮的姑娘左手端颜料盒,右手拿画笔,认真而专注地在两幅卷帘门上绘画,引得不少行人驻足观看。原来,这两位年轻的画师是我区一家企业——“暮春艺术”的主人,她俩受客户的邀请,前来为卷帘门作画,也为打造美丽街景作一份贡献。

  爱好 让我们成了朋友

  今年26岁的张春燕出生在祥福镇高楼村,在上小学和初中时得到美术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培养,使她对绘画产生了浓厚兴趣。同是26岁的黄婷虽然出生在新都农村,但从小就跟随做生意的父母来到青白江生活、成长。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送她到美术培训班去学习绘画,打下了扎实的美术基础。

  2007年9月,张春燕和黄婷同时考入城厢中学上高中,并分到了同一个班。开学不久,老师就告诉他们这个班是艺体班,平时上课与普通班一样,但是下午第三节课外活动和晚饭后到晚自习前这段时间可以学习专业课,让他们选报自己喜欢的专业。这无疑让喜欢美术的黄婷和张春燕兴奋不已,她俩当即选报了美术专业。在一起学习、训练的时间多了,俩人渐渐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无论是上课、下课,还是外出写生都形影不离。三年的努力让俩人美术技艺大增,最终双双进入理想中的大学。虽然学校分隔两地,但二人的友谊并没有因距离而疏远。

  创业 顶住压力不退缩

  2014年,大学毕业后,张春燕进入成都一家广告公司当设计员,而黄婷则到了绵阳一所小学当美术老师。一年后的暑假,两人在成都相聚,当谈到各自的工作时,都对目前的职业不满意,觉得按部就班的生活少了很多激情。“要不,我们一起回青白江创业,做我们想做的事情吧。”黄婷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创业,我也正有这个想法,现在青白江的发展越来越好,在家门口创业一定错不了。”张春燕高兴地附和。就这样,两个好朋友一拍即合,瞒着各自的父母,毅然辞掉了原来的工作回到了青白江。本来准备开一家奶茶店,可经过市场调查后,发现租铺面、装修、购置设备等费用要10万元以上,就她俩这一年的积蓄根本不够,所以只好放弃。最后,她俩选择了自己的老本行,开起了一家小工作室,主要从事手工墙绘和销售油画作品。

  然而,创业的路并不好走。虽然店里摆满了不同题材和风格的油画作品,可进来的顾客一问价钱就都扭头离开。大半年过去了,卖出的画却寥寥无几。“看嘛,好好的老师不当,兴妖作怪地要跑回来做生意,这下好嘛,几个月了一分钱没有挣到,还倒贴了不少。”黄婷的母亲数落着女儿。张春燕的父母也一再埋怨她做事欠考虑。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两位女孩并没有退缩,而是相互鼓励、打气,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自己的画作上,力争画出更好的作品来。

  情怀 为家乡建设出力

  2016年7月的一天,张春燕突然接到了原来实习公司打来的电话,问她愿不愿意接一单去南京画墙画的生意。开业以来,还没有接过一单墙画业务的张春燕爽快地答应了。

  这单业务是为南京某公司承建的防空洞地下室的墙面作画,画面长度有30多米,共3组大画面。张春燕和黄婷很珍惜这次机会,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共用了10多天就完成了这套墙画的绘制。绘画水平很高,令客方很是满意。

  回家后,她们把南京画的墙画拍成照片,当成一个成功的案例对外宣传,慢慢地,开始有一些业务上门了。由于画面精美、收费合理,口口相传后,暮春艺术的生意逐渐好转。

  随着“三美”新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村、社区也来找她们去画墙画。考虑到村、社区的资金有限,姐妹二人怀揣着对家乡建设出力的情怀,收取的都是工本费。虽然挣得不多,可想着自己的作品能够扮靓家乡,两人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和幸福感。今年,她们的工作室搬了新家,规模和业务也扩大了,张春燕告诉记者,现在正是青白江大建设大发展的时候,也正是她们企业不断进步的好时机,她相信“暮春艺术”的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

 

自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两支彩笔绘人生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