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新闻:方圆谈:心中常思“我是谁”

发布时间:2017-09-25 09:42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方圆谈:心中常思“我是谁”由成都新闻网采编:作为党员干部,要心中常思“我是谁”。不仅要记住自己从哪儿来,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还要牢记自己是党的人,...

摘要:作为党员干部,要心中常思“我是谁”。不仅要记住自己从哪儿来,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还要牢记自己是党的人,要自觉听党话、跟党走、对党忠诚。特别是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要站稳立场。

(原标题:心中常思“我是谁”)

近日,一组名为《我们是谁》的六格漫画火爆互联网和朋友圈,网友纷纷对漫画进行改编,晒出自己的职业和身份。娱乐之余,也让人们对“我是谁”有了更多的思考。

“我是谁”,是每个人与生俱来不可回避的问题。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同角色,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背景下,担任的角色也是不同的。在家庭中,可能是父母、夫妻、子女,步入社会,则身份更加多样化。同样一句“我是谁”,随着身份、角色、语气的变化,潜台词也不同。明白了“我是谁”,才能明白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我是谁”?答案并不难找。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共产党员”始终是第一身份。每一名党员都应当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恪守第一职责。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的贫困村民施齐文家中看望。施齐文的老伴石爬专问他:“怎么称呼您?”村委会主任施金通向习近平解释,两位老人家里没有电视,又都不识字,所以认不得他。习近平听后笑了。他介绍自己说,“我是人民的勤务员。”他听说石爬专老人64岁了,说:“你是大姐。”

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然而现实中,少数党员干部却忘了自己“人民勤务员”的身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认为“我就是领导,就是实权派,无论你是谁都要找我办事,离了我不行”。这样的人,往往会滥用手中的权力,迟早会出事。

作为党员干部,要心中常思“我是谁”。不仅要记住自己从哪儿来,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还要牢记自己是党的人,要自觉听党话、跟党走、对党忠诚。特别是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要站稳立场。要记住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只有清楚“我是谁”,才能明白“为了谁”“依靠谁”,才能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切实为群众谋利益。一定要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始终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甘当小学生、甘当勤务员,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做我们的奋斗目标,为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侯天柱)

方圆谈:心中常思“我是谁”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