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新闻:占地斯门:把教育梦想化为“黑籽儿”撒入土壤生根发芽

发布时间:2017-10-17 15:55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占地斯门:把教育梦想化为“黑籽儿”撒入土壤生根发芽由成都新闻网采编:青羊新闻网,最权威的青羊资讯网站,关注本土新闻,讲述百姓故事,每天传递温暖。...

占地斯门:把教育梦想化为“黑籽儿”撒入土壤生根发芽

占地斯门(中)在新乐社区成立黑籽儿社会服务中心,组织党工、社工、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免费公共服务 《成都日报》资料照片

占地斯门:把教育梦想化为“黑籽儿”撒入土壤生根发芽


谈起引她进入幼儿教育这行的老师时,占地斯门的眼睛中仍充满了感恩的光芒。 成都日报记者 胡大田 摄


占地斯门,藏文含义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作为一名从事学前教育20多年的党员教育工作者,从城市到农村,占地斯门不忘初心。从创办幼儿园到致力于社会服务,这位群众口中的“金太阳”也始终带着一种坚守,怀着一腔热情、秉着一份永远不变的信念坚定向前。她希望能把自己的教育梦想化为一粒“黑籽儿”撒入土壤,待其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农村的孩子需要我


“我是从大山里农村走出来的,小时候,我就一直想当一名老师,让农村的孩子们像我一样可以接受到好的教育。我想帮助孩子们走出大山!”1996年,怀着这个“梦”的占地斯门在大学毕业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成为了一名老师。


“在教育路上走得越久,我就越发觉得,农村的孩子需要我。”16年过去了,占地斯门没忘初心。2012年初,已在武侯区从事民办学前教育多年,事业兴旺且小有名气的她毅然决定离开繁华的市中心,把教育事业的重心搬到成都远郊的大邑县农村乡镇沙渠镇。也就是在那一年,占地斯门在心里埋下“黑籽儿”这颗种子——坚守教育不离开。


舍弃舒适的都市生活,奔赴偏远的农村地区,投资1400多万元,占地斯门在沙渠镇建立了幼儿园。坚持低收费、高品质办学的沙渠幼儿园现在每期入园幼儿人数可达600余人,而且全部为农民工的孩子和农村留守儿童。经过5年多的发展,沙渠幼儿园已成为大邑县最好的幼儿园,不仅当地百姓愿意把孩子送到这里入读,连周边崇州市三江镇、新津县文井乡的老百姓也纷纷把孩子送来入读。


占地斯门:把教育梦想化为“黑籽儿”撒入土壤生根发芽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