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新闻:中国纪检监察报:机关算尽不如早日回头

发布时间:2017-11-27 17:50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中国纪检监察报:机关算尽不如早日回头由成都新闻网采编: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腐败分子为减少风险,往往会绞尽脑汁谋划一个“密不透风”的“贪腐方案”。对此,权力制...

摘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腐败分子为减少风险,往往会绞尽脑汁谋划一个“密不透风”的“贪腐方案”。对此,权力制约与监督应有“无懈可击”的更优方案,反腐败应有“滴水不漏”的更高追求。

(原标题——"机关算尽"不如"早日回头")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腐败分子为减少风险,往往会绞尽脑汁谋划一个“密不透风”的“贪腐方案”。对此,权力制约与监督应有“无懈可击”的更优方案,反腐败应有“滴水不漏”的更高追求。

“怎样将这事办得密不透风,既能拿到补偿款,又不至于发生事端?”海南省东方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征地办公室原副主任石某,为了从一个国家水利工程征地项目套取补偿款,谋划了一个自认周全的方案,由个体商人罗某负责租赁土地、种植作物,同事黄某负责现场把关,他本人则负责丈量征地面积和清点青苗数量。精心运作下,250余万元补偿款被不法侵吞。直到6年后的2015年,此事才因检察院调查旧村征地补偿事宜而败露,三人最终锒铛入狱。正应了那句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从经济学视角看,腐败行为之所以发生,是基于“预期成本—预期收益—风险”的权衡分析,预期成本越小,预期收益越大,被查处的风险越小,腐败分子就越容易作案。腐败分子本身也倾向于将腐败行为隐蔽化,借此降低腐败成本和风险。盘点一个个腐败案件,腐败分子往往都会像石某那样,只要谋划了一个自认为周全的方案,就会毫不犹豫地进行腐败。他们审视各个环节、安插各种亲信、设定各种计策,确保贪腐不会超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之外。然而纸永远包不住火,腐败犯罪一经发生就不可能不留痕迹、不露马脚。

中国纪检监察报:机关算尽不如早日回头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