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新闻:【方圆谈】“脊梁背上的灰”怎么去掉?

发布时间:2018-07-18 09:31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方圆谈】“脊梁背上的灰”怎么去掉?由成都新闻网采编:生活实践告诉我们,掸除后背上的灰尘,最好的办法是把“脊梁背”亮给别人。肯把“脊梁背”亮给别人,毫无疑问...

摘要:生活实践告诉我们,掸除后背上的灰尘,最好的办法是把“脊梁背”亮给别人。肯把“脊梁背”亮给别人,毫无疑问,有利于“去灰”“除尘”“治病”“拒腐”。

(原标题:“脊梁背上的灰”怎么去掉?)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7月13日发布的《以杨继红“家庭式”腐败案示警 整改见实效》一文中提及,毕节市政协党组围绕原政协毕节地区工委党组书记、主任杨继红严重违法违纪案开展“一案一整改”,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市政协党组成员逐个发言,对照案情自我剖析,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室内“温度”升高,被批评人红脸出汗、认真对照反思。

有句俗语说:“脊梁背上的灰自己看不见。”意思是,人们能轻易看到眼前的错误,但对身后的瑕疵污点却往往难以察觉。生活实践告诉我们,掸除后背上的灰尘,最好的办法是把“脊梁背”亮给别人。案发单位党组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对照身边的前车之鉴,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作自我批评,并互相进行坦诚、有辣味的批评。肯把“脊梁背”亮给别人,毫无疑问,有利于“去灰”“除尘”“治病”“拒腐”。

可现实中,不少领导干部认为亮出“脊梁背”等于自找难堪,十分讳疾忌医。对待自己身上的毛病,要么“犹抱琵琶半遮面”,要么重情轻报、急情缓报,甚至隐情不报。原因大致有“两怕”:一怕有损形象、降低威信,“被人不待见”;二怕落人口实、授人以柄,“被人揪小辫”。

只是,遮短短更短,护丑丑更丑。越是遮掩缺点、回避问题,越难以看清自己。明明毛病不少,偏偏自我感觉良好,久而久之,“小洞不堵,大漏成灾”。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讲不得了。问题就是问题,不会因为捂着掖着就发生改变。“脊梁背”不肯亮给别人看,诤言、忠言就难入耳。殊不知,阳光雨露晒不着、金石药力难触及的“脊梁背”,更容易滋生细菌、诱发疾病。

【方圆谈】“脊梁背上的灰”怎么去掉?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