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新闻:峨影·1958国际影视创意孵化园 挥之不去的影像记忆(5)

发布时间:2018-11-12 12:21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峨影·1958国际影视创意孵化园 挥之不去的影像记忆(5)由成都新闻网采编:何潮和其他峨影人一起度过了峨影灿烂的时光,后来,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浮沉变迁,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经历了一个整体低迷时期,...

何潮和其他峨影人一起度过了峨影灿烂的时光,后来,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浮沉变迁,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经历了一个整体低迷时期,峨影厂也不例外。


“不管是兴盛还是低迷时期,我们峨影人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这里,一直坚信,一定会再次看到曙光。”何潮说,影视队伍一直都存在,就算有人在外面拍片,编制依然留在峨影,因为他们始终相信并时刻积蓄着能量,等着峨影的辉煌再现。


近十年,中国的电影产业又开始复苏,并快速发展,峨影集团也在尝试各种创新。这些变革,对于何潮来说,内心感慨万千。


“三十年来,跟着峨影经历了起起落落,内心依然是自豪和骄傲的。”何潮细数着这些年来峨影的成绩,《十八洞村》是他们与其他电影制片厂合拍的,《焦裕禄》是家喻户晓的电影,还有改革开放的献礼片《大路朝天》也即将上映……


“我相信峨影会越来越好,很高兴是峨影的一员。”骄傲和自豪就是何潮和其他峨影人的峨影情结。


“峨影”的前世今生


1958年


创建那会,叫“四川电影制片厂筹备处”,1959年,正式挂牌有了响亮名字“峨眉电影制片厂”。牌子上的字,还是由四川名人郭沫若亲笔题写的。郭沫若还专门为“峨影”写下一首《咏电影诗》。


1968年


“峨影”改名为“东方红电影制片厂”。


1971年


恢复峨影原名称。


1976年


省委宣传部决定将原属四川音乐学院的四川省乐团划归峨影,更名为峨影乐团。


1979年


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分工负责制。


1981年


成立峨影演员剧团。


2003年


组建峨眉电影集团,现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影视产业集团,国家七大电影集团之一。


(陈静报道)

峨影·1958国际影视创意孵化园 挥之不去的影像记忆(5)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