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新闻:40年交通工具变奏曲

发布时间:2018-11-27 17:29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40年交通工具变奏曲由成都新闻网采编:青羊新闻网,最权威的青羊资讯网站,关注本土新闻,讲述百姓故事,每天传递温暖。...

40年前,拥有一辆“永久”或“凤凰”牌自行车会让人刮目相看,40年后的今天,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穿梭大街小巷。改革开放40年来,交通工具从主要依靠步行到自行车;从时速几十公里的绿皮车,到时速300多公里的高铁;从长时间排队等公交,到如今一键就能叫到网约车……交通工具日新月异与迅速发展,让群众出行越来越方便,幸福感和获得感更是与日俱增。


A 从出门靠走到抬脚上车


上世纪70年代,自行车和缝纫机、手表、收音机被称为“三转一响”。七十年代末拥有一辆自行车代步,在那个年代是相当“有面”的事;80年代,自行车在城市基本普及成为百姓代步工具并逐步覆盖农村,自行车是人们的主要工具。今年76岁的陈兴富至今还保留着当年年轻时买的第一辆“凤凰”牌自行车,40多年前,那时候他每天要从新都县城的家到乡镇工作,近10公里的路程,全靠骑自行车往返。陈兴富回忆“我买的是凤凰单通28寸的自行车,在当年还是很拉风的,我每天回家都要把自行车擦的亮堂堂的。”骑着车上下班、送女儿们读书、载着妻子逛公园……这辆自行车一路陪伴陈兴富从工作到退休,也见证了他儿女的成长。


自行车是陈兴富年轻时的记忆,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摩托车也成为一代人的“回忆杀”。对于89年出生的朱芮来说,在她读小学一年级时,家里购买了一辆红色的木兰摩托车,她的妈妈每天骑摩托车送她上学,那时候她个子还小,就站在摩托车前方,用她的话说:“那时候感觉好洋气哦。”渐渐的,在城市骑摩托车的人越来越多了,摩托车款式也多样化了,进入21世纪,摩托车已完全取代自行车成为百姓的代步工具并遍布城乡。


B 私家车普遍且多样


40年交通工具变奏曲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