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新闻:中国纪检监察报:警惕农村“微腐败”新动向(2)

发布时间:2019-10-07 05:14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中国纪检监察报:警惕农村“微腐败”新动向(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记者调查发现,此类虚报冒领现象多发生在土地征收流转、三资管理、惠农补贴、扶贫救济、低保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近年来,农村的许多青壮年常年出...

记者调查发现,此类虚报冒领现象多发生在土地征收流转、“三资”管理、惠农补贴、扶贫救济、低保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近年来,农村的许多青壮年常年出外务工,剩下老人、妇女和小孩在农村留守。由于受限于知识水平等原因,这些留守人员往往不熟悉国家的相关政策,对村务更是很少关注。村里究竟发生了哪些大事小情,他们难得知晓;特别是那些涉及村民自身利益的事情,这些留守人员根本不知就里。什么“五要工程”等,很多时候成为一种摆设;那些张榜公示的村务,其实就是“墙上挂挂”而已,村民很少光顾和注意。所以,“歪嘴和尚念歪经”的事情,便屡屡发生。

信息不对等、村务选择性公开以及留守村民维权意识缺乏的情况,给一些村干部造成了贪腐行为“能见度低”、“可见光小”、“隐匿性高”的错觉。于是乎,少数村干部把本应该给村民的政府拨付款项当成“唐僧肉”任意“宰割”,“一手遮天”把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好经念歪”,发生了贪腐行为。

巧取豪夺“雁过拔毛”

“有些村干部认为,替村民做事,顺便给自己谋点福利是小事”。福建省诏安县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对记者说,一些村官潜意识里就认为自己是村民的“父母官”,想怎样就怎样。有了好处要分一杯羹,在一些村干部看来是“理所应当”的事。

于是乎,本应是老百姓养命钱的补贴款,被一些村官巧取豪夺、“雁过拔毛”,想方设法据为己有,并且根本不当一回事。

2015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纪委通报了13起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典型案件。其中,该市扶绥县渠黎镇碧髻村委会原治保主任陆少勤,因在协助开展征地过程中,利用职务便利,收受9户被征地村民“好处费”被开除党籍。

中国纪检监察报:警惕农村“微腐败”新动向(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