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新闻:大国攻坚 向消除千百年来绝对贫困冲刺(3)

发布时间:2020-10-23 03:29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大国攻坚 向消除千百年来绝对贫困冲刺(3)由成都新闻网采编:精准扶贫方略实施以来,各地立足资源禀赋探索产业发展路径,光伏扶贫、旅游扶贫风生水起,洛川苹果、赣南脐橙等一批接地气、服水土的产业扶贫范例...

精准扶贫方略实施以来,各地立足资源禀赋探索产业发展路径,光伏扶贫、旅游扶贫风生水起,洛川苹果、赣南脐橙等一批接地气、服水土的产业扶贫范例相继涌现。2013年至2019年,832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79元增加到11567元,年均增长9.7%,超越同期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攻贫中之贫 克坚中之坚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则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党中央采取超常规举措,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攻贫中之贫,克坚中之坚。

四川大凉山深处,地薄物寡、条件恶劣的火普村,见证了继土地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中国贫困农村地区发生的又一次历史性变革。

在彝语中,“火普”有“山峰之巅”之意,然而,村中百姓的生活水平却一度在低谷徘徊,贫困发生率接近30%。“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是村民吉地尔子对自家土坯房最深的记忆。

被誉为“脱贫攻坚头号工程”的易地扶贫搬迁,让“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困境成为历史。白墙灰瓦的彝家新寨建起来了,卫生室、幼儿园、蓄水池等周边设施配备全了。2016年,吉地尔子一家搬进了80平方米的新居,过去满屋冒烟的火塘被烧柴的采暖炉替代。

挪出了穷窝,增收也有了门路。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吉地尔子算了一笔账:“这几年,村里建大棚种植草莓和羊肚菌,我们把自家的4亩多地流转出去了,每年能有4000元的固定收入。”2018年底,火普村实现整体脱贫。

大国攻坚 向消除千百年来绝对贫困冲刺(3)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