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情系家国!2022“最美成都孝”故事正式公布

发布时间:2022-12-09 09:53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孝老爱亲,情系家国!2022“最美成都孝”故事正式公布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千百年来,孝道已逐渐发展为包含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多元文化体系,浸润着每一个中华儿女。

在成都这座拥有三千余年历史的文明之城,不仅延续着中华传统孝道,更凝练出了以“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为精神内核的天府文化,一代代成都人薪火相传,打造出一张独一无二的城市名片——“成都孝”。

为进一步挖掘“成都孝”新时代内涵,培养青少年的家国情怀,以孝老爱亲之风引航城市文明建设,力争创建文明典范城市,由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红星教育共同策划推出的2022年“成都孝·家国情”孝老爱亲好家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已接近尾声,而备受关注的2022“最美成都孝”名单也将正式公布。

孝老爱亲,情系家国!2022“最美成都孝”故事正式公布

暖心

多位少年诉说孝心

尽显蓉城仁孝温暖之底色

自9月“寻找最美成都孝”征集评选活动正式启动以来,便迅速吸引了广大市民的关注,积极分享自己或身边发生的孝心故事。

记者了解到,今年“最美成都孝”征集过程将分为征集案例、网络评选、专业评分、结果公布四大阶段,征集期间共遴选了68个孝心故事参与网络评选,经过网友投票后共有32个孝心故事进入到终选环节,随后由专业评委从事迹典型性、现实影响程度等多方面的综合打分,最终确定并公布了2022“最美成都孝”案例名单。

名单见下

排名不分先后

周家豪

3岁时父母离异,外公患肝癌晚期,外婆患糖尿病与腿疾……面对命运接二连三的“玩笑”,周家豪没有退缩、没有抱怨,从小学开始便扛起了照顾家里的重担。由于妈妈每月才回家两天,周家豪便开始学着做家务,每天给外公、外婆、弟弟做饭,周末下地做农活……在家里,他是小小顶梁柱;在学校,他是各门功课名列前茅的“三好学生”。如何跨越一个个困难,他唯一的秘诀就是——积极面对,勇往直前。

张友林

张友林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由于先天发育不足,不仅右手残缺,还伴有肾出血、紫癜等一系列并发症。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与病魔抗争的孩子,却是家庭的主心骨。7岁时,父亲不幸遭遇车祸,还在读小学2年级张友林就承担起家中几乎全部的家务。在父亲住院期间,照顾父亲、为家人做饭洗衣、独自照顾年幼的弟弟;周末带着弟弟完成功课、到田间拔草、锻炼身体……这些就是张友林每天的生活日常。

王可的

父母、爷爷为一家生计都奔波在外打工,留下王可的与年老体弱的祖母、奶奶和6岁的妹妹一起生活。洗碗、做饭、洗衣服、修电视……面对大大小小的问题,只要有他在家,家人总感到安心。有一次,王可的几乎两个月只吃馒头稀饭、放弃与同学的娱乐活动、为了节约2元车费骑自行车回家,就是为了给爸爸买一个生日蛋糕。在王可的身上,不仅有同龄人的乐观开朗,更有超出他这个年龄阶段的成熟与坚韧。

李小羽

作为一名残障孩子,李小羽没有被命运的不幸击倒,总是在用自己的努力回馈亲人,用生活中的细节温暖着妈妈的心。不管有什么好吃的,小羽总是把第一口给妈妈。给妈妈准备洗脚水,每天洗碗扫地,让妈妈稍稍放松一下;有时给妈妈做一道简单的菜,洗自己的小件衣服,晾晒衣服等,这些能自己做的事绝不麻烦妈妈,李小羽用行动分担着妈妈的辛劳。

李籽瑶

热爱自己的祖国,更用实际行动崇敬英雄、赓续红色精神。2018至2021年,李籽瑶每年都会跟随家人赴赤水河精准扶贫基地,推广脱贫作物。2020年,跟随母亲加入“志愿军老兵帮扶计划”,两年里,赴各地寻访慰问抗战老兵及抗美援朝老兵数十位,成为了诸多老兵的开心果。

周芷涵

几年前爷爷突发脑溢血,父亲只身前往外地打工,母亲也不得不在照顾完爷爷又回到岗位。由此周芷涵便担起照顾爷爷的重担,不仅承担起每天的三餐与家务,帮助爷爷做康复运动也成为了生活中的日常。在母亲遇到工作中的不顺时,向女儿倾诉,周芷涵也会懂事地为母亲捏捏肩,捶捶背,洗洗脚,用自己的方式,给母亲讲笑话来缓解工作中的压力。

文心

“暖男”,是亲朋好友对文心的一致评价。2017年,文心与原双流县白沙镇的一位杨婆婆偶然结缘。杨婆婆常年瘫痪在床,儿子打工受伤后患上了精神障碍,一家人只能靠低保和种植葡萄卖钱勉强维持生活。了解情况后,文心每年夏季都会到田地里帮杨婆婆一家采收葡萄,带领着爱心小分队一起到街头义卖。如今,虽然杨婆婆已经去世了,但文心每年夏天依旧会到杨婆婆家里,帮助杨婆婆的儿子一起采收葡萄。

薛小夫

2019年,9岁的薛小夫第一次和妈妈来到养老院做义工。在这里他认识了很多特殊的“好朋友”:攀登珠峰时把仅剩的氧气留给队友而造成脑损伤的伍爷爷、人生经历十分丰富多彩的白爷爷……爷爷奶奶们身上的故事和精神让薛小夫深受感动,一有空闲时间就去养老院看望老人。“我觉得去养老院做义工没有什么可值得表扬的,爱老敬老是我们应该做的,希望有更多人加入进来。”

刘岳溪

从独生女变成一位姐姐,刘岳溪完成了很好的过渡。经常利用周末时间,给弟弟辅导作业、带弟弟买文具,在弟弟生病时还会端水喂药,嘘寒问暖,甚至半夜起床给弟弟盖被子。而在刘岳溪的带领下,弟弟学会了自己整理房间、打羽毛球……他们经常被亲朋好友戏称“模范姐弟”。

廖恩淇

父亲在家务农,母亲眼睛几乎失明,看着母亲在生活中的种种不便,廖恩淇便立下长大成为一名医生的志向,能治好所有像母亲一样眼睛几乎失明的人。她在更加刻苦学习的同时兼顾家务与照顾失明母亲的责任,在家中她便是母亲的眼睛,端饭、洗衣服、细心为母亲排除生活中的许多障碍。

回顾

专业评委综合遴选评判

缘起“成都孝”,延伸家国孝

孝老爱亲,情系家国!2022“最美成都孝”故事正式公布

著名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

孝老爱亲,情系家国!2022“最美成都孝”故事正式公布

成都市天府文化研究院院长谭平

孝老爱亲,情系家国!2022“最美成都孝”故事正式公布

成都商报红星教育首席记者张瑾

为保证本次评选活动的公正与权威,本次活动邀请了著名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成都市天府文化研究院院长谭平、成都商报红星教育首席记者张瑾共同担任2022年寻找“最美成都孝”孝心案例评选活动评委。

那么,入选标准究竟是什么呢?据介绍,要想成功入选“最美成都孝”名单,“孝老爱亲”只是要求之一,除此之外还要做到爱党爱国,遵纪守法,自强不息,阳光向上以及热心参与公益事业等等,可以说是高标准、高要求、严筛选。

作为本次寻找最美“成都孝”活动中担任专家评委的成都商报红星教育首席记者张瑾表示,“其实在参与评选的过程中,最让我感动的一点是,有好几个孩子不单单是在家庭中坚守孝道,更试图把这份‘孝爱’精神回馈给社会、回报给祖国,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据张瑾介绍,今年在评选标准上更加注重了‘孝’的延伸。“像社区小义工薛小夫、慰问志愿军老兵的李籽瑶等事迹,让大家真正理解成都孝不仅仅只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更是情系家邦、心向祖国。”以“成都孝”缘起,延伸“家国孝”,希望通过“成都孝”来讲好成都故事,传递成都的正能量。

点赞

四年坚持升级打造

以“成都孝”传递更多力量

据悉,今年已经是“成都孝”文化品牌进入升级打造的第四个年头了。自2019年启动以来,多个孝心事迹引发关注。

当选2019年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的于琪巍;入选中央电视台2020年“特别关注孝心少年”的吴钟和黄鹏轩;2021年,悉心照料患癌母亲的罗锦谊、与爷爷相依为命的黄宇浩;2022年,家庭“顶梁柱”周家豪、心系大爱的少年郎文心……一个又一个蓉城孝心少年的涌现,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下一代身上的“大爱”与“坚韧”,更向全国展示了成都这座城市的鲜明气质和人文底色。

主办方表示,通过“成都孝”多种形式的展现,不仅真正丰富了“孝文化”内涵,更充分体现了成都人从以“孝”治家到以“孝”治国的气度和风貌。当前,成都正在以更高的标准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希望“成都孝”释放出的温暖和力量,从“小家”到“大家”,继而带动“万家”,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