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蜀宫琴台音乐坊馆体验《竹韵流转·匠心竹编》非遗雅集

发布时间:2024-04-10 11:16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来蜀宫琴台音乐坊馆体验《竹韵流转·匠心竹编》非遗雅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为更好推动传统文化复兴,由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武侯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蜀宫琴台承办开展为期一年的“国风文化科普体验及宣传活动”,旨在让大众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感受天府文化深厚的人文精神。

来蜀宫琴台音乐坊馆体验《竹韵流转·匠心竹编》非遗雅集

4月6日,“国风文化科普体验及宣传活动”第五场科普体验《竹韵流转·匠心竹编》非遗雅集于蜀宫琴台音乐坊馆圆满举办。

来蜀宫琴台音乐坊馆体验《竹韵流转·匠心竹编》非遗雅集

活动邀请到成都新派竹编创始人谭代明讲解瓷胎竹编的发展历史和制作工艺,谭代明老师四十余年与竹编相伴,竹子就像是她最亲密的朋友,她说瓷胎竹编不能像细针柔线那样随心所欲地变换,它更像是指尖上跳舞。

来蜀宫琴台音乐坊馆体验《竹韵流转·匠心竹编》非遗雅集

瓷胎竹编又称“竹丝扣瓷”,是流传在四川省的一种民间手工艺。采用的竹是四川盛产的慈竹,慈竹的竹节较长,通常在六十五厘米左右,是瓷胎竹编最主要的原材料。四川竹编源于汉代器皿,入清以后,巴蜀工匠开始在锡壶上编制竹编。后因锡壶原材料紧缺,改用瓷作载体,编制出的成品较锡壶竹编更为美观,受到人们的欢迎,由此形成瓷胎竹编。

来蜀宫琴台音乐坊馆体验《竹韵流转·匠心竹编》非遗雅集

活动现场,谭代明老师带来了她的系列竹编作品展示,包括2013年央视《手艺》专题纪录片过程中她创作的熊猫茶具,一根根细如发丝的竹丝,在谭老师的手里,被编织成熊猫、竹叶,像浮雕一样出现在我们眼前,可谓瓷胎竹编的巅峰之作!

来蜀宫琴台音乐坊馆体验《竹韵流转·匠心竹编》非遗雅集

据了解,接下来蜀宫琴台将在2024年陆续呈现更多非遗类科普体验,如非遗技艺、古典装造、民间习俗等精彩纷呈的主题雅集,让市民朋友在参与过程中,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