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新闻:监管模式创新 环境安全更有保障

发布时间:2018-01-12 14:32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监管模式创新 环境安全更有保障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区环保局环境监察执法人员按照“双随机”抽查标准,于近日到九江一鞋厂开展现场执法检查,在查阅了企业相关环评手续后,随即深入车间对环保设施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查看,督促企业严格...
  区环保局环境监察执法人员按照“双随机”抽查标准,于近日到九江一鞋厂开展现场执法检查,在查阅了企业相关环评手续后,随即深入车间对环保设施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查看,督促企业严格按照环保要求组织生产。
  类似这样的“双随机”环保检查几乎每个月都在上演。“实施环境监管‘双随机’后,破解了我区工业企业多、环境执法人员少的难题,加上三级网格、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等配套制度,为环保执法全覆盖打下了坚实基础。”区环保局负责人介绍。
  环境执法效果明显
  我区在实行“双随机”环境监管执法以前,主要通过普遍撒网式执法进行监管。这种传统模式耗时长、效率低,而且存在很多漏洞。“双随机”抽查模式则是按照执法人员在编在岗人数来匹配检查力量,真正做到了监管到位,更加突出了企业的主体责任。
  据了解,为创新环境监管方式和手段,准确掌控我区环境污染现状和动态变化趋势,不断加强环境监管和综合治理,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切实保障环境安全,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区环保局于2016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双随机”抽查工作,共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检查企业178家,随机监测21家,查处违法行为10件,处罚金额约30万元。截至去年10月31日,全区共计立案181件,处罚667.5万元,向公安机关移送刑事拘留案件5件、行政拘留案件7件、拘留21人。
  监管制度持续完善
  区环保局持续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成立了领导小组,出台了《2017年污染源日常环境监管随机抽查制度实施方案及污染源日常监管名录》,完善了监管对象信息库、执法人员名录库,制定发布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及统一的检查清单,制定了《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等工作制度。
  “我们确定了行政权力261项。同时明确了抽查比例和频次,确定重点污染源23家,每季度按25%的比例抽查;一般污染源198家,按在编在岗人数11人的10倍,每年抽查辖区内110家一般排污单位;特殊污染源3家,按100%比例每季度抽查;其他工业污染源614家,每季度抽查10家;其他企业345家,每季度抽查4家。”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还将根据法律法规规章修订情况和工作实际,对随机抽查事项清单进行动态调整并向社会公布。
  监管内容及时更新
  区环保局不断完善随机抽取检查对象机制,通过“成都市环境监察执法系统”建立了1223家污染源名录库。按照“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使用“区法制办随机抽查系统”对被抽查单位防治设施运行情况等进行抽查。
  为确保公正检查,该局划分3个执法组,根据执法人员变动情况及时更新,在“双随机”抽查过程中采取随机抽取方式确定执法组人员,并按规范制作现场检查记录,尤其是加大对涉水企业的随机监测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依法立案查处。“我们不仅在全区率先开展了‘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先后检查企业158家,随机监测58家,查处违法行为7件,还对检查中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公开。”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监管模式创新 环境安全更有保障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