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新闻:“三大战役”持续推进 环保治理重拳出击

发布时间:2018-03-15 11:45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三大战役”持续推进 环保治理重拳出击由成都新闻网采编:2018年,成都市政府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环境保护“一号工程”,给我区下达的优良天数目标再度加大。尽管我区去年空气质量改善程度较为明显,但受排放基数大及外部因素影响,目标压力依...
  2018年,成都市政府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环境保护“一号工程”,给我区下达的优良天数目标再度加大。尽管我区去年空气质量改善程度较为明显,但受排放基数大及外部因素影响,目标压力依然不小。昨(14)日我区召开的研究中央环保督察举报件“回头看”工作会就中央环保督察案件办理情况、“回头看”具体任务情况和下一步工作重点作了通报,而此前,针对环保治理的各项工作已在我区全面铺开。
  治理扬尘 保卫蓝天
  3月14日上午,我区环保督察人员分别走进景茂誉府等在建工地进行重点巡查。督察人员重点检查施工方扬尘治理设施是否到位,裸土是否完全覆盖,是否按照标准化工地要求进行立体喷淋,并督促施工方严格按照文明施工要求组织施工,坚决杜绝扬尘污染。
  分路出击 构成严密监管网
  记者同时从区环保局环境监察执法大队了解到,为严防空气污染,该大队采取“双随机”模式,加大对涉气重点企业的检查力度,“我们除了督促重点排污企业严格按照要求排放,确保大气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转外,还在夜间组织开展对涉气企业的突击检查,让夜查常态化,堵住企业非法排污的漏洞。”区环保局环境监察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区规建局,该局每天组织4至5个工地巡查小组,重点对协和、九江、东升、彭镇、西航港等镇街在建工地进行巡查,13日巡查在建工地多达13个,包括协和街道红瓦二期、公交首末站、三都博物馆周边道路等,对发现的扬尘问题现场督办。13日当天,区交通局也对彭镇、黄水、九江、黄龙溪4个镇街共计约45公里镇村道路、通组道路进行日常巡查。
  守土有责
  履行属地环保责任
  记者从金桥镇获悉,该镇13日当天先后出动巡查车辆3辆,巡查人员23人,对镇域范围内17家“三无企业”、12家砂石厂进行巡查,未发现“死灰复燃”迹象。东升街道12日当天累计盘查货车11辆、小汽车25辆、面包车18辆,并对城区主要城市道路和重要点位进行巡查管控,当天出动环卫工人281人,出动洒水车23台次,全天道路洒水除尘6万平方米,裸土覆盖300平方米。
  13日,公兴街道检查辖区在建工地26处,检查运渣车13辆,单日道路洒水除尘约78万平方米。黄龙溪镇13日当天冲洗洒水面积约32万平方米,古镇景区街道冲洗3300平方米。黄甲街道则在主要通道以设卡检查和机动检查相结合方式巡查乱倒渣土和裸土未全覆盖情况,并对露天烧烤、露天焚烧垃圾等现象进行巡查整治。彭镇13日检查在建工地2处,检查运渣车3辆,巡查关闭“三无企业”情况,检查工业企业3家,实施道路洒水除尘约1.5万平方米。协和街道13日对道路和绿化带洒水3万余平方米,对辖区工地砂石进行洒水降尘和裸土覆盖检查,严防“三无企业”死灰复燃。
  打好组合拳
  打赢蓝天保卫战
  “建筑工地管控后,扬尘污染得到一定改善,但仍然存在裸土未覆盖、未湿法作业、渣土车进出场地冲洗不到位等现象。”相关人员介绍,我区下一步将组织开展夏季臭氧防控行动,进一步降低全区夏季臭氧浓度,并加快推动大气监控点成网,力争本月底前建设网格化微站40个,并试点建成管控平台,推动超细清水雾、电离治霾、冷却治霾、科技抑尘等新技术试点运用。同时将在双楠大道等交通主干道安装机动车尾气自动监测仪,划定非道路移动机械重点管控区,责成相关部门每月联合开展至少一次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现场监测执法,有效防控扬尘污染。
  另外,我区还将通过对企业的摸底调查,确定重点监控企业名单,并根据主要污染物种类安装在线监测设施,在重点企业周边建立空气质量监测微站,做到实时监控,区环督办也将牵头组织成员单位进行暗访督查,在镇(街)实施差异化考核,对镇(街)空气质量实行改善率考核,“以考促管”,进一步调动镇(街)积极性,实现空气质量的全域提升。
  城管执法“十合一” 市容治理无死角
  为进一步提升双流城区市容环境秩序,区城管局(执法局)东升综合行政执法中队日前拉开了主城区市容环境秩序“十合一”打造行动序幕,创新提出“全面立体攻坚、纵横整体打造、城市精细管理”策略,希望通过集中整治提升东升城区“颜值”。
  【镜头】 执法人员深入街巷
  14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长冶路二段180号看到,东升综合行政执法中队第四片区中队长陈川带领几名执法队员进入一家餐馆厨房整治餐饮油烟。
  “目前看总体情况较好。经过前期大力宣传整治,辖区餐饮店基本都添置了油烟净化器、油水分离器等设施,将餐饮油烟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陈川告诉记者,该队共有执法队员80余人,像这样的执法巡查每天都在进行。“每天分4个班,对辖区38条大街小巷进行执法巡查,发现影响市容环境的现象、点位及时整改通报。”
  东升综合行政执法中队负责人郑才军表示,6日,他们与城管执法队联合组织召开东升城区三月份市容环境秩序“十合一”打造工作动员部署会,希望通过结合“门前三包”提升市容环境,促进“全面立体攻坚、纵横整体打造、城市精细管理”早见成效。
  【举措】
  市容整治全面覆盖
  “十合一”工作包括:建立商铺信息“大数据库”、“门前三包”演示教学、店招亮化提升、规范工地开挖、排查燃气安全隐患、开展立面大清洁、整治餐饮油烟、整治人行道接坡、治理车辆乱停乱放、餐厨垃圾倾倒整治10项。
  市容环境秩序“十合一”打造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后,东升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分片区成立工作小组,开展沿街商铺情况摸底排查,建立东升城区商户基本情况数据库;每个片区抽调3~5名执法队员成立“门前三包”宣教小组,目前已签订责任书1800余份。
  除开展集中整治外,我区已建立起包括扬尘污染治理、街面道路“见干冲洗”、环卫清扫保洁“日产日清”等在内的多项常态化长效工作机制。在这些科学而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下,双流“干净,有序”的城市环境得以实现良性循环。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会将“三长”制度与“门前三包”、社区网格化管理等机制有机结合,依靠并发动市民群众的力量对城区542条街、巷、路进行压实责任和无缝管理,促使问题处置更加快捷、城市环境秩序管理维护更加规范,提升市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清理河道垃圾 改善水质环境
  实行“河长制”,让每一条河流保持碧水长流,对河道的保洁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每条河的“河长”及河道保洁员每天都要到河边进行巡查,及时清理河道里漂浮的垃圾。
  及时清理 改善河道环境
  14日一早,江安河接待寺社区段河道保洁员便拿起网兜沿河岸开始当天的第一次巡查。巡查中发现河道边漂浮着一些上游飘下来的枯枝落叶,还有一些塑料袋、空饮料瓶等垃圾。    “这些漂浮的垃圾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对河道水环境造成影响,必须及时打捞。”保洁员介绍,垃圾打捞上来后会统一堆放在岸边,待附近的垃圾全部打捞完后一起清运走。
  为确保河道环境卫生,河道保洁人员每天至少要开展2次以上河道巡查,及时对河道内垃圾、漂浮物进行打捞清运。在河道巡查中如果看到市民有乱倒、乱扔等不文明、不卫生行为,会及时制止并加以劝导,提高大家的环境保护意识。
  长效管理
  提高水环境质量
  “每天持续开展的河道垃圾清理有效改善了市民生活环境,提高了水环境治理成效,是推动水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东升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辖区内所有河渠每天都会进行巡查清理,通过做好河道日常监管巡查、污染防治等各项工作落实水环境长效管理工作机制,促进水环境进一步好转。
  记者从区水务局了解到,在开展河道保洁巡查清理垃圾过程中,及时记录、上报河渠水质变化动态也是一项重要工作,一旦发现有排水口排放污水、肆意向河道乱扔垃圾等行为,会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相应处理。
  在我区,各河段岸边的显著位置都设置了河长制公示牌,河道名称、河长姓名、监督电话等信息一目了然,接受广大群众监督。

“三大战役”持续推进 环保治理重拳出击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