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锦兴于春秋战国而盛于汉唐,因产于蜀地而得名,在我国传统丝织工艺锦缎的生产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而蜀锦的精华部分就在于它的设计工艺。
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所长,四川省织锦工艺大师、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蜀锦织造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胡光俊说:“蜀锦的织造技艺首先是小样设计,画出来以后根据小样上的颜色,把它填入坐标纸上的方格里面,最后根据经纬线把花本编辑出来。”
蜀锦织造的大小工序接近六十多道,现今仍然需要多工种配合,费时费力,从21岁到27岁,胡光俊用6年悉心学习,仅做到了厘清全部工序、入门而已。
时代的发展将蜀锦的织造推向了科技的振兴。蜀锦技艺发展到现在,在保留蜀锦的全套织造技艺的情况下,采用了更先进的设备进行生产。胡老告诉我们,虽然形态变了,但是工艺技艺一点也没改变,现代蜀锦采用了现代技术织造,保持了蜀锦色块饱满,立体感强的特点,并较大程度地提高了产品的产量,缩短了产品的生产时间。
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被授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0年,成都地区丝织技艺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7年,一件从新疆出土的唐代“联珠对龙纹绫”引起人们的关注,背后的布条中“景云元年双流县折紬绫一匹”的字样准确将产地定位到双流,让双流成为古时蜀锦产地的文化和历史地位更加清晰起来,这也印证了双流是古代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时代的车轮引领着蜀锦的发展,而双流也必将会把这种文化传承和发扬。
【来源:双流电视台 编辑:王平 审核:孙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