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读:着力示范引领 提升监管水平由成都新闻网采编:今年以来,我区以推进成都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双流区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工作为总抓手,以“国创带动省创”,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统筹协调和工作落实...
今年以来,我区以推进成都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双流区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工作为总抓手,以“国创带动省创”,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统筹协调和工作落实,确保“两个创建”工作顺利通过验收。
规范网格管理
提升安全水平
按照创建要求,国务院食安办将组织暗访,到社区和村组一级调查最基层网格员的工作情况,再逐级向上调查工作网格的完整性。我区要求各镇街、相关部门今年科学划定食品安全网格,同时强化并完成基层食药所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合理配置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信息员、协查员力量。要建立健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基层网格员工作制度,有效发现和消除各类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各级食品药品安全网格在行政区域内实现全覆盖,切实做到定员定岗,工作痕迹清晰。
同时,今年将在全区实施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工程。获得许可证的餐饮服务单位要全面推行“明厨亮灶”,推进“地沟油智慧监管”项目的推广与普及,有效提升餐饮业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效果。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建筑工地、医院食堂等集中用餐单位的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集中用餐单位的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督促网络订餐平台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完善网络订餐在线投诉和售后维权机制。在此基础上,提高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卫生安全管理水平,在年内开展至少1次覆盖全项目的检查。
完善追溯体系 处置共性问题
在去年持续开展的强化肉类蔬菜信息化追溯管理基础上,按照创建工作要求,全区批发市场、标准化菜市场、超市以及学校、医院、中型以上餐饮企业等团体消费单位肉类蔬菜信息化追溯体系覆盖率要达到70%并稳定运行。目前全区公立学校已100%纳入成都市食品流通溯源电商平台,下一步相关领域将继续扩大食品信息化追溯范围。
我区将2018年确定为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年,各镇街将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制度,及时处置食品药品共性隐患问题。主管部门将聚焦重点开展集中整治,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同时进一步抓好突发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杜绝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发生。
区市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区首台食品快检车将于年内配备到位,届时可对全区各食品生产经营场所开展流动性食品快检工作。区市监局、区农发局将严格落实全区食品检验量7份/千人、农药兽药残留食品检验量不低于2份/千人的创建目标任务,确保日常监管落地落实。
提升满意程度 突出监管能力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我区创建工作要求群众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达到70%,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要达到75%,支持率达到85%。目前各镇街、各部门正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工作。
同时,按照省级示范区创建要求,今年我区将在黄龙溪镇、彭镇开展食品安全示范镇创建工作,将其打造成为“双流标杆”。相关部门要求所属区域突出“党政同责”要求,健全综合协调、监督指导、督查考评机制,做好质量安全管理与监督执法工作;继续深化“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同时要求全区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HACCP认证率达到80%以上,药品生产企业GMP认证率达到90%以上;巩固深化全区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食品摊贩规范化管理,服务大众创业和食品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依法应查办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查办率达到100%,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核查处置完成率达到100%,应公开的监督执法、行政处罚信息公开率达到100%。
我区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为成都市成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双流区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