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区新闻:解读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公报里的28个监督

发布时间:2019-01-27 07:26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解读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公报里的28个监督由成都新闻网采编:摘要: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公报里,“监督”这个词出现频率十分高,有28次之多。 探索实现自我净化的有效途径 解读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公报里的28个监督 我们党全面领导、长期执政,面临的...

摘要: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公报里,“监督”这个词出现频率十分高,有28次之多。

 

探索实现自我净化的有效途径——

解读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公报里的28个"监督"

我们党全面领导、长期执政,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对权力的监督。要破解这一难题,跳出历史周期率,必须探索出一条实现自我净化的有效路径。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能力,根本要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

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公报里,“监督”这个词出现频率十分高,有28次之多。“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监督全覆盖”、“派驻监督”、“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监督网”、“监督责任”、“日常监督”、“长期监督”、“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自我监督”……“监督”贯穿于公报通篇特别是各项工作任务当中。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党的十九大对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作出战略部署,提出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公报中不断提及的“监督”,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完善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四个全覆盖”权力监督格局的新举措:

“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情况的监督”,“推动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贯通协同、形成合力”,“把增强对公权力和公职人员的监督全覆盖、有效性作为着力点”——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既具有高度内在一致性,又具有高度互补性。通过强化纪律监督和监察监督,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有机统一,完善党和国家的自我监督。

“提高派驻监督全覆盖质量”——这是针对派驻监督的新要求。要分类施策推进派驻机构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加强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机构的统一管理,强化对中管企业、中管金融企业、党委书记和校长列入中央管理的高校纪检监察机构的领导和管理。

解读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公报里的28个监督相关报道